content

溫潤稀有的收藏品(組圖)

 2013-05-06 16:1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文章導讀:和田玉黃玉是和田玉的一個分類品種,極為稀少,現如今與大名鼎鼎的羊脂玉相比,價格已經基本持平。而現代和田玉中黃玉研究和開發均不夠,產出很有限。那什麼是和田玉黃玉,通常所說的黃口料、黃沁仔料是不是和田玉黃玉呢?

其實在歷史上黃玉曾超過羊脂玉列為首位。如明代高濂《燕閑清賞箋》中說,「玉以甘黃為上,羊脂次之。」指甘黃玉列為第一位,羊脂玉列為第二位。

清人《清秘藏》在《論玉》中提到「玉色以紅如雞冠者為最,黃如蒸栗者次之、白如截脂者次之,墨如點漆者次之……」也將黃玉排在羊脂玉之前。在古代,黃玉由於與「皇」諧音,又極稀少,極受重視。


新疆和田黃玉

首先和田玉黃玉是軟玉中按顏色劃分的一個品種,它的主要組成礦物為透閃石和陽起石,以透閃石為主。主要產於新疆的若羌、青海格爾木和遼寧岫岩。

和田玉(黃玉)通常由微量鐵鹽蝕變透閃石岩形成。陽起石透閃石岩結晶呈顯微纖維變晶狀集合體,含量99%以上,晶粒大小一般為0.01mm∼0.001mm,具顯微毛氈狀結構。黃玉的顏色是原生的,致色元素以二價鐵離子為主。

黃色的形成主要是因為透閃石-陽起石中二價鐵分解為穩定的黃色三氧化二鐵,長期浸染所致。顏色勻和,屬岩石次生變化現象。黃玉傳統的形象描述為梨黃、栗黃、蜜蠟黃、小米黃、蛋黃、葵黃、菊黃;顏色由淡黃到深黃,以「黃如蒸粟」色者為最佳。

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的新版和田玉地方標準對黃玉的描述為:淺—中等不同的黃色調,常為綠黃色、粟黃色、帶有灰、綠等色調,半透明至微透明狀,質地細膩緻密,油脂—玻璃光澤,可見綹裂、雜質及其他缺陷。

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分為黃玉、糖黃玉。並配有實物樣品參照,其中實物樣品中有一塊代表黃玉顏色的最低下限。

黃口料是對黃綠色和青黃色調和田玉的統稱,顏色也是原生的,主要產地有若羌等地。由於黃口料的顏色過於偏綠色或青色,就達不到黃玉的標準了。

黃沁仔料的顏色是次生的,由後期沁入的三價鐵離子浸染致色,顏色由外至裡逐漸變淺,硬度遠低於黃玉原生料。黃沁料標準裡叫做糖玉,不能出具黃玉證書。民間及一些著作裡習慣把黃沁料歸為黃玉,但權威的檢測機構是不會把黃沁料當作黃玉出具鑑定證書的。

在劃分糖玉和黃玉這一點上,鑑定分類時考慮的是將原生色的劃分為黃玉,次生氧化致色的劃分為糖玉,在新疆1985年出版的專著《新疆的寶石和玉石》中這樣劃分並被新疆的檢測中心採用。此分類遵循的是岩石礦物學的成因分類、成分分類、結構分類等基本分類原則。


新疆和田黃玉

黃玉的品質級別怎麼劃分呢,有的專家認為把黃玉可以分為三級:

一級黃玉:顏色呈深黃色,柔和均勻。質地緻密細膩、堅韌、滋潤光潔,半透明狀,油脂-蠟狀光澤。基本無綹裂、雜質等。

二級黃玉:顏色由淡黃到深黃,較柔和均勻。質地緻密細膩,油脂-蠟狀光澤,偶見無綹、裂、雜質等。

三級黃玉:顏色淡黃,柔和不均勻。質地較緻密細膩,蠟狀光澤,常見無綹、裂、雜質等。

還有一些黃玉仿製品,如黃色的翡翠、石英岩、大理石、岫玉、玻璃等,消費者把它們與和田玉黃玉不易分清,這裡也來區分一下。

和田玉黃玉以透閃石為主,呈毛氈狀交織結構,質地細膩、潤澤,且具高韌性,多呈油脂光澤,半透明至不透明。

翡翠透明度要比和田玉黃玉高,光澤上也強得多,呈玻璃光澤,顯「翠性」,顏色分布均勻。密度、折射率、紅外光譜也不同。

石英岩粒狀結構可與和田玉黃玉毛氈狀結構區分,同樣大小製品用手拈時因其密度只有2.66g/cm3,重量要比和田玉黃玉輕。折射率1.54(點測)也好區分。

大理石點上鹽酸可起泡,硬度很低,小刀可輕易划動,能迅速地與和田玉黃玉分開。

岫玉主要為蠟狀光澤,大部分透明度要高於和田玉黃玉,硬度明顯低,大多可用小刀划動。

玻璃常含有大小不等的氣泡,貝殼狀斷口,顏色比較均勻且感覺死板。折射率、密度也與和田玉黃玉有所不同。

来源:優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