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是佛教的「犍椎」之一,當初僅僅是作為集眾之用的,所以也稱為「信鼓」。—印度在還沒有「鐘」的時期,多半是敲擊木製的犍椎集眾。「鐘」也是報時之器。「鐘」本來只有「梵鐘」和「半鐘」兩種;「梵鐘」就是所謂的「大鐘」,又稱為「釣(吊)鐘、撞鐘、洪鐘、鯨鐘」等等。「半鐘」的體積只有「梵鐘」的一半高度,所以稱為「半鐘」。
(1)梵鐘︰
又稱大鐘、釣鐘、撞鐘、洪鐘、鯨鐘、蒲牢、華鯨、華鐘、巨鐘。多屬青銅製,少數為鐵製,一般高約一五0公分、直徑約六十公分,形式是上端有雕成龍頭的釣手,下端有相對的二個蓮華形撞座,稱為八葉,撞座以下稱草間,下緣稱駒爪;以上則分池間、乳間二部分,且乳間有小突起物並列環繞,又連結撞座,呈直角交叉的條帶稱為袈裟,又名六道。另外,釣手傍有呈圓筒狀的插通內部。此類鐘多懸於鐘樓,作為召集大眾或早晚報時之用,如《敕修百丈清規》卷八〈法器章〉雲(大正48·1155b)︰「大鐘,叢林號令資始也,曉擊則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衢,疏冥昧。」其所發之音或稱鯨音。又後世多在其表面平滑處刻銘。
(2)半鐘︰
又稱喚鐘、小鐘,多以真(黃銅)鑄造,通常高約六十至八十公分,乃吊於佛堂內之一隅,因其用途系為普告法會等行事之開始,故亦稱行事鐘。寺院大鐘之制源自印度,然鐘在該地系稱犍稚(ghauta),如《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四雲(大正2·676c)︰「阿難(中略)即升講堂,手持揵椎並作是說︰我今擊此如來信鼓,諸有如來弟子眾者盡當普集。」此有木、石、銅製之別,彫刻極為精美,多懸於鐘臺。在中國,黃帝時即有工匠垂鑄鐘,原係祭祀、宴享的樂器,如西周有所謂的「編鐘」。到佛教傳入後,始成寺院中的法器。此物多為青銅製,外形樸素,常刻有銘文,且自六朝時代起多掛在鐘樓。如《廣弘明集》卷二十八列有大週二教鐘銘(北周·天和五年武帝制)、大唐興善寺鐘銘、京都西明寺鐘銘(唐·麟德二年造)等。又,蘇州寒山寺之鐘,因唐·張繼《楓橋夜泊》詩而聞名於世。另據日僧圓仁之《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所載,五臺山的鐘樓谷乃文殊一度示現金鐘寶樓之處。
撞鐘規則和意義
梵鐘的產生是佛教東來、寺院興起的產物。梵鐘就是佛鐘,顧名思義是供寺廟做佛事用的,或召集僧人上殿、誦經做功課,另外諸如起床、睡覺、吃飯等無不以鐘為號。所以,不同用途則敲不同的鐘。但敲鐘的講究也很多,在《百丈清規·法器》中說:「大鐘叢林號令資始也。曉擊即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衢,疏冥昧。」故晨昏敲鐘要連擊一百零八下。
一百零八下的規則與「九」有關,因為在我國古代,認為「九」具有極高、吉祥之意。而「九」的十二倍正是「一百零八」,是把「九」的意境推向極致。
永樂大鐘,又稱華嚴鐘。
北京的大鐘寺,原名覺生寺,覺生寺的大鐘是明代永樂年間鑄造的,所以叫「永樂大鐘」。銅鐘懸掛在大鐘樓中央巨架上,通體褚黃,高6.75米,直徑3.7米,重46.5噸。鐘唇厚18.5匣米,鐘體光潔,無一處裂縫,內外鑄有經文230184字,無一字遺漏,鑄造工藝精美,為佛教文化和書法藝術的珍品。撞擊之,音色好,衰減慢、傳播遠。輕撞,聲音清脆優揚,迴盪不絕達一分鐘。重撞,聲音雄渾響亮,尾音長達2分鐘以上,方圓50公里皆聞其音。據冶金部門分析,該鐘配方科學,鐘體強度達最佳值,故受撞五百多年,仍完好如初。此鐘的懸掛方法符合力學原理,懸鐘木架採用八根斜柱支撐,合力向心,受力均勻,大鐘懸掛在主樑上,全靠一根長一米、高14厘米、寬6.5匣米的銅穿釘,穿釘雖承受幾十多噸的剪應力而安然無恙。鐘體內外皆鑄有經文,外面為《諸佛如來菩薩尊者神僧名經》、《彌陀經》和《十二因緣咒》,裡面為《妙法蓮花經》,鐘唇為《金剛股若經》,蒲牢(鐘紐)處刻《楞嚴咒》等,計有經咒17種,皆漢字楷書,字體工整,古樸道勁,勻稱地分布在鐘體各處,相傳是明初書法家瀋度的手筆。當初明成祖鑄造這麼多佛經於鐘上,為的是弘揚佛法,使佛經傳諸久遠。二十三萬多字的佛經鑄在鐘上,擊鐘一下,字字皆聲,等於誦讀一遍經文,自然是功德無量。
15世紀初葉,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營建京師有三大工程,即故宮、天壇、永樂大鐘。明成祖鑄造大鐘,是為宣揚「壯舉」。大鐘鑄好後,先掛在宮中,明萬曆年間移置萬壽寺,清雍正十一年移置覺生寺。鐘身內外鑄滿陽文楷書佛教經咒,是明初館閣體書法藝術代表作。大鐘所鑄經文,幾百年來誤傳是《華嚴厲經》,故有「華嚴鐘」的叫法。近年查明鐘上所鑄乃以明永樂帝御製的《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神僧名經》和以《法華經》為主的八種經,並無《華嚴經》。大鐘鑄造精緻,鐘形弧度多變,週身無磨削加工痕跡,充分顯示鑄造工藝高超,奇妙獨特。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