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經濟的好壞,不是別人評出來、唱出來的,而是靠本國政府決策和民眾勞動創造出來的。但是,反過來,別人的評價和判斷,除非帶有某種目的性,否則,也能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這個國家經濟的發展水平和狀況。從總體上講,讚揚總比批評好,唱盛總比唱衰強。
眼下的中國,就正面臨被一些國際機構唱衰的局面。
據媒體報導,截至5月21日,包括標普、美銀美林和摩根大通在內的15家國際金融機構都下調了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其中,渣打集團、荷蘭國際集團、法國興業銀行等,都將中國經濟增速下調到了8%以下。特別是荷蘭國際集團和法國興業銀行,前者從9%下調至7.8%,下調幅度高達1.2個百分點,後者則將增幅下調至最為悲觀的7.4%。
而在此前,絕大多數機構對中國經濟都持樂觀態度,對經濟增速的預期也都在8%以上,少數機構還認為應當會超過9%。促使國際機構下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的主要原因,在於前4個月中國政府公布的各項經濟數據,與此前、特別是去年後幾個月公布的經濟數據差距很大,且呈逐月下降態勢。
與此相適應,在經濟數據「疲軟」的同時,金融數據卻很「耀眼」,無論是銀行貸款還是社會融資,都呈較快增長勢頭,廣義貨幣供應量更是屢創新高。
貨幣供應如此豐富,經濟增長卻呈「疲軟」態勢,不能不讓人產生這樣的疑問,中國經濟到底怎麼了?
中國經濟怎麼了,其實也不難回答。答案是,實體經濟太過「疲軟」,實體企業普遍呈現困難格局。對一個以製造業為主國家來說,如果實體企業困難重重、效益不佳、市場不振,自然難言整個經濟局面良好了。更重要的,這樣的不利局面,還在逐步向服務業蔓延,向勞動者轉移。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經濟已陷入危機邊緣了呢?國際機構對中國經濟的唱衰,到底是出於對中國經濟的關心還是抱有某種目的呢?顯然,中國應當對此作出客觀的分析和準確的判斷,並從中悟出一些道理來。
事實上,中國經濟出現今天這樣的局面,並下是偶然的,也不是國際機構刻意要對中國經濟作出唱衰的預測和分析。相反,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經濟確實遇到了歷史罕見的矛盾和問題、困難與壓力。
眾所周知,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後,中國率先作出了用政府投資刺激經濟、穩定經濟增長的決定,並在投資剛剛見效、經濟尚未完全穩定的情況下,就向世界宣布,中國經濟「率先復甦」了。
也許,與其他國家、特別是發達經濟體相比,中國經濟運行狀況確實要好一些。尤其是與政府投資密切相關的鋼鐵、水泥等行業,更是在產能已經嚴重過剩的情況下,出現了一次爆髮式增長,以至於拉動了整個國際鐵礦石價格的快速上漲,且因為在鐵礦石價格談判中沒有話語權,僅此一項,每年的經濟損失就高達1000億以上。
按照凱恩斯理論,在經濟遭遇困難和危機時,啟動投資拉動政策,是重要的選項之一。前提是,投資拉動政策也必須講究科學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而不是簡單的將資金投放市場,將經濟增長建立在鋼筋混凝土身上。除政府直接投資之外,更主要的還要積極引導企業投資、民間投資和社會投資,使生產性投資不因政府投資的啟動而受到嚴重影響。
而中國在這一輪投資中的最大失誤,就在於過度相信政府投資的作用,過度相信鋼筋混凝土的作用,而忽視了民間投資、社會投資的力量,忽視了生產性投資對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影響。沒有民間投資和社會投資的參與,沒有生產性投資的同步推進,政府投資和非生產性投資就成了跛腳之馬,不僅跑不起來,而且會拖經濟的後腿。
而從當時投資的實際情況來看,從2008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的近兩年時間內,信貸資金投放總量超過了20萬億,流到實體經濟的資金卻不足40%,剔除大型國有企業獲得的資金,中小實體企業獲得的信貸資金可能不足新增總量的20%。相反,貨幣超髮帶來的物價上漲、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卻全部由實體企業來承擔。如此,實體經濟怎麼可能保持健康、穩定、可持續的發展態勢呢?在政府投資已經空間不大、作用難以繼續發揮的情況下,此前留下的隱患自然變成了風險,加上房地產業過度發展留下的後遺症,當然會集中到一起爆發並對經濟復甦產生嚴重制約了。
需要保持清醒認識的是,不管國際機構對中國經濟作出怎樣的預測,也不管國際機構唱衰中國經濟抱有怎樣的目的,有一點必須肯定,那就是必須正視中國經濟面臨的矛盾和問題,亦即實體經濟被邊緣化且嚴重結構不合理、運行質量不高的問題。因為,在經歷了三十年的快速發展以後,速度和數量已不是中國經濟最主要的矛盾,質量和效益才是最重要的問題。而且,按照經濟發展規律,在經濟規模達到一定水平之後,增長速度也一定會自然而然地慢下來。
所以,國際機構一致下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的行為,與其說是唱衰,不如說是提醒,與其找出種種理由來反駁,不如認真地思考,從中悟出一些道理、悟出一些對中國經濟有幫助的東西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