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為何「午時三刻」行刑

 2013-06-07 15:2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午時三刻,太陽掛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陰影最短的時候。這在古代人看來是一天當中「陽氣」最盛的時候。中國古代人們迷信的看法,認為殺人是「陰事」,無論被殺的人是否罪有應得,他的鬼魂總是會來糾纏判決的法官、監斬的官員、行刑的劊子手以及和他被處死有關聯的人員。所以在陽氣最盛的時候行刑,可以抑制鬼魂不敢出現。這應該是古人習慣在「午時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

儘管在古典小說當中,我們常常會看到「午時三刻」行刑的情節。但是不是古代法律規定行刑必須在「午時三刻」呢?情況並非如此。比如唐宋時期的法律規定,每年從立春到秋分,以及正月、五月、九月,大祭祀日、大齋戒日,二十四節氣日,每個月的朔望和上下弦日、每月的禁殺日(即每逢十、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三十)都不得執行死刑。

而且還規定在「雨未晴、夜未明」的情況下也不得執行死刑。有人計算後認為,按如此規定,唐朝一年裡能夠執行死刑的日子不到80天。在行刑的時刻上,唐代的法律明確規定,只能在未時到申時這段時間內(大約在下午一時到五時之間),並不是「午時刻」。而明清的法律也只是規定了和唐代差不多的行刑日期,對於行刑的時刻並沒有明確的規定。

来源:中國國學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