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7月05日訊】現供職於某家省級衛視的楊建平是一個資深球迷。一次去加拿大多倫多旅行時他發現,正午十二點左右,住處對面一所小學有很多學生在操場上踢球。一打聽,原來學校在這個時段把所有教室都鎖上了,讓每個學生都到操場上動起來,不允許留在教室內。
近日,國足1比5慘敗泰國一事持續發酵。面對足以寫入中國足球史的恥辱一戰,足球管理部門相繼做出道歉、換帥等動作。媒體報導,近日又有「高層指示」要像抓奧運一樣抓足球。然而,許多公眾直言,這些舉措並未觸及根本,只要抓的不是青少年足球發展,中國足球就很難真正雄起。
上週,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與搜狐新聞客戶端,聯合發起的一項題為「你身邊踢足球的孩子還多嗎」(12351人參與)的調查顯示,86.9%的受訪者坦言身邊踢足球的孩子已很少見,73.2%的受訪者直言「非常少」。
國足連年表現不佳,足球運動缺乏青少年基礎是問題根源
在大連港某游輪上工作的「80後」江海超上小學時,正趕上大連萬達隊在甲A聯賽中獨領風騷。那時,他和他的同伴們特別愛踢球。不管是學校裡面的泥地操場,還是小區裡面的空地,只要有地方,他們就會酣暢淋漓地踢上一場,50多元一個的「火車頭牌」足球都踢壞了好幾個。
「我當時的夢想就是要當個像郝海東一樣的球星,想去足球學校繼續深造,可大人們都覺得學習比較重要。等上了初中,同學間已經很少有一起踢球的氛圍了。高中時更是不敢隨便在操場上踢球,因為容易招來老師的‘無名火’。」 江海超說。
現供職於某家省級衛視的楊建平算得上是一個資深球迷。一次去加拿大多倫多旅行時他發現,正午十二點左右,住處對面當地一所小學裡有很多學生在操場上踢球。一打聽,原來學校在這個時間段把所有教室都鎖上了,想讓每個學生都到操場上動起來,不允許留在教室內。「我去和那些孩子踢了一會兒發現,他們不分膚色和性別,踢得好的願意和你配合,踢得差的也敢於和你正面對抗,態度都非常認真。相比之下,我們的孩子就差遠了。」
「想要提高中國足球的水平,就要讓足夠數量的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接受並熱愛這項運動。」 知名體育網站虎扑網運營總監陳中捷,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多年來,體育運動實際上一直受到現有應試教育體系的排斥,在許多學校裡,愛體育的孩子基本上都被認為是不愛學習的孩子。「國足連年表現不佳,足球運動在我們社會缺乏群眾基礎特別是青少年基礎才是問題的根源,不從這個根源性問題入手,老是寄希望於一些速成的辦法終將是飲鴆止渴。」
沒場地是如今踢球的孩子越來越少的首要原因
為什麼踢球的孩子越來越少?調查顯示,排在第一位的是「合適的場地少,沒地方踢」(57.6%),其次是「課業負擔重,沒時間踢」(43.7%)與「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養選拔體制不健全」(43.5%)。受訪者給出的其他原因還有:「學校不鼓勵」(33.2%),「中國足球社會聲譽差,對孩子吸引力不夠」(30.6%)和「家長不支持」(22.9%)等。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李教授(遵囑隱去真實姓名——編者注)的兒子馬上就要上初中了,他坦言,現在的孩子別說踢球,就算打個乒乓球,也是難上加難。首先,光有興趣還不行,場地非常難找;其次,有了場地,但夥伴都扎堆去上補習班、興趣班了,沒人顧得上一起運動;最後,學校裡面倒是有場地也有夥伴,但現在學校搞什麼都要簽安全協議,體育活動中孩子受傷了家長去找學校也挺犯難。所以,最終的結果是孩子只能老實地呆在家裡。
上海日暉小學有著非常優良的足球傳統,謝暉、吳承瑛、朱崢嶸等中國足球名將都出自這所學校。該校足球教練歷剛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自從足球培養變成自費為主以後,俱樂部往往以營利為目的,不僅伙食差,球員體能素質跟不上,更嚴重的是在培養和比賽中經常弄虛作假,對年輕球員的精神層面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所以,現在就算有小孩踢球,大多也是為了娛樂,將足球視為奮鬥目標,往職業方向發展的孩子已非常少。
「培養體系不健全除了讓許多孩子放棄吃足球這碗飯,還直接影響到我國球員的水平。在小學階段,我們的小孩與國外同年齡段的小孩相比技術上還可能佔優,但到了中學階段,技術和意識就跟不上去了,特別是在踢球合理性上與國外青少年存在明顯差距。」 歷剛說。
72.7%受訪者建議將青少年足球發展狀況作為考核足球管理部門首要標準
誰應該對中國青少年足球人口越來越少這一現狀負責?調查中,受訪者首選「應試教育體制」(40.2%),其次是「整個社會」(29.5%),「足球管理部門」(19.3%)排在第三位。其他依次還有:「學校」(6.1%),「青少年自身」(1.4%)和「家長」(0.7%)等。
「足球管理部門需要對當下青少年足球發展的糟糕現狀負責。」 資深媒體人、知名足球記者谷正中告訴記者,現如今,許多管理足球的人壓根就不懂足球,一些對足球官員任命的出發點竟然是安置相關幹部,而許多出臺的足球管理措施也不符合足球運動的發展規律。事實上,無論是足球管理部門還是俱樂部,都應該是由懂足球規律的人來掌舵,這樣他們才可能真正把工作重點放在構建青少年足球的選拔、培養和競爭體繫上。
「長期以來,在培養足球後備人才上,我們一會兒說要學習德國模式,一會兒說要學習日本模式。其實,不管是德國模式也好,或是日本模式也好,人家核心的東西就是踏踏實實的訓練和選拔。可是到了我們這裡,所有學過來的東西都變成了一堆口號,一下子要10年打進世界盃,一下子要20年打進世界盃。如果這種從上到下的浮躁心理得不到改變,中國足球就很難擺脫當下的面貌。」 谷正中說。
調查中,72.7%的受訪者建議應該將青少年足球的發展狀況作為考核足球管理部門工作的首要標準;76.8%的受訪者期待相關部門能拿出中國青少年足球發展的長遠規劃,並由公眾監督實施。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