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清華大學王觀堂先生紀念碑銘
【看中國2013年07月05日訊】導讀:1890年7月3日,國學大家陳寅恪生於長沙。其少承家學,後留學多國,學貫中西,通曉今古十幾種語言,開創以詩證史、以史解詩之方法,發展了歷史考據學,與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為清華國學四導師,畢生倡「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1969年逝於廣州。傅斯年評價其學問「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
陳寅恪:清華大學王觀堂先生紀念碑銘[1]
海寧王先生[2]自沉後二年,清華研究院同人咸懷思不能自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3]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僉[4]曰:宜銘之貞玟[5],以昭示於無竟[6]。因以刻石之詞命寅恪,數辭不獲已,謹舉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後世。其詞曰: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7]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斯古今仁聖所同殉之精義,夫豈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見其獨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論於一人之恩怨、一姓之興亡[8]。嗚呼!樹茲石於講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節,訴真宰[9]之茫茫。來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時而不章。先生之學說,或有時而可商。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10]而永光。
註釋:
[1]本文選自《金明館叢稿二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2]海寧王先生:王國維(1877—1927),浙江海寧人,號觀堂。現代學者,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導師」之一。1927年6月2日自沉於北京頤和園昆明湖。生平著作六十餘種,研究領域涉及文學、美學、甲骨文、金文等,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著述收入《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
[3]煦育:養育。裴度《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銘》:「煦物如春,化人如神。」
[4]僉(qiān):全,皆。
[5]貞玟(mín):石刻碑銘的美稱。玟:似玉的美石。
[6]無竟:永遠。
[7]俗諦:佛教名詞,指世俗的道理。
[8]「非所論」句:王國維自沉後,對其死因眾說紛紜,有人認為與羅振玉的個人恩怨有關,有人說是為溥儀小朝廷殉節。
[9]真宰:天為萬物的主宰,故稱真宰。
[10]三光:日、月、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