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7月20日訊】眼看就到七月底了,中國社會和海外輿論又開始紛紛矚目所謂「北戴河會議」。按照慣例,每年七月底或八月初,中共政府「五套班子」──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領導人一般都要到北戴河進行休假式辦公議政。不過,在「習八條」和整風的背景下,筆者認為今年不大會有北戴河會議。
北戴河是中國的避暑勝地,距離北京近300公里,因為中共領導人夏季經常在這裡開會辦公而聞名於世,在這期間召開的會議稱之為「北戴河會議」。這一「傳統」是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的。
在中共歷史中,北戴河擁有不可替代的超然地位,很多影響深遠的政治決定和人事方案,都是在北戴河作出的。例如,中共多次黨代會之前的醞釀會議以及1958年毛澤東作出炮擊金門、大煉鋼鐵和大辦人民公社的決策,地點均是北戴河。
北戴河會議之所以引人矚目,主要是與會者的身份特殊。來北戴河休假辦公的除五大班子領導人外,還有政治局委員、退休元老、中央部委負責人以及各省市一把手。雖然會議基本是「務虛的」,本身也沒有嚴謹的程序,但由於他們都是實權人物,在這些非正式會議作出的決定,會極大地影響中國。從實際來看,很多時候,北戴河會議為重大政策定方向,有時還討論人事安排,為緊接召開的黨代會或中央全會定調。
2003年是胡溫當政第一年,又遭遇SARS疫情,於是中共決定,五大領導班子夏季將不到北戴河辦公。胡溫當政伊始,也曾有心開創一番新氣象,如胡錦濤上任之後的首次離京活動,即赴中共聖地西柏坡考察,要求黨員幹部「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胡溫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在中國大眾中樹立起了開明、開放、親民、務實的新形象。因此,當中共2003年決定取消這種休假式議政方式時,輿論認為這體現了胡溫敢於打破慣例的果敢與勇氣。
在很多情況下,打破慣例比打破制度更困難。胡溫希望通過取消北戴河辦公和會議,追求一種高效務實的政風,來向民眾傳達一種信息,拉近與民眾的距離。這一希望應該說在當時達到了效果。也正是在胡溫當政的最初幾年,胡溫在中國民眾中的形象達到了最高點。不過,在胡溫第一屆任期臨近結束時,北戴河會議又恢復召開。
人們之所以猜測今年會有北戴河會議,首先是因為有這個慣例,也因為中共在本月底要召開政治局會議,另外中共在今年秋季還將舉行十八屆三中全會,三中全會的主題是什麼,討論哪些問題,國內外非常關注。目前中國社會對習李體制的政治傾向和政策走向很迷茫,到底是往左走還是往右走,三中全會是一個風向標。對於這次重要的會議,人們在觀望和期待。這也使得不同政治觀點和傾向的人,極力想在會議召開前,把自己的觀點施加領導人,影響其看法和決策。
除此之外,中共當前還面臨著其他一些棘手的問題需要處理,如經濟超預期下行、對薄熙來的處理等。薄案對習李來說,是個「燙手山芋」,如何給薄定罪,既不對中共形象造成太大傷害,同時又不失民心,還能安撫左派和太子黨,這些都是需要討論和聽取各方意見的。從這個角度看,利用去北戴河休假的20天左右時間,召開非正式會議,統一思想,為三中全會和薄案定調,似也有必要。
儘管如此,根據筆者的判斷,今年再次取消北戴河會議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因為有10年前胡溫的先例在,更是因為習自己發動的向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和奢侈之風的「宣戰」。胡溫2003年取消北戴河會議畢竟得到了民眾的肯定,這也意味著,在民眾看來帶有一絲神秘色彩的北戴河會議,其實是同形式主義和享樂主義掛鉤的。中國高級領導人浩浩蕩盪開赴北戴河,同來的還有他們的秘書和服務人員,半休假半辦公,這會給當地增加多少麻煩?可以說,這個慣例直接有違政治局八項規定倡導的輕車簡從、親民務實、勤儉節約、講求實效的工作作風,也與目前正在推進的整風相牴觸。如果人們這樣來看待北戴河會議,對習李的政治形象無疑很不利,因此習李極可能效法其前任,再次取消去北戴河辦公和開會的慣例。
當然,即便今年沒有北戴河會議,也不意味著中央不開年中會議,而是要改變過去的繁文縟節。北戴河會繼續成為中共領導人尤其是退休領導的療養之地。習李等最高領導今年也還會去北戴河,看望在那裡度假的元老,並和他們討論、協商黨內重要問題,但估計時間應該不會很長,也不會有公開報導。
附:作者鄧聿文,男,法學碩士,資深記者。曾供職於中共中央黨校學習時報社,任副編審,2013年3月後不久被停職。原因是呼籲「棄朝鮮」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