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身體出汗部位看出健康(圖)


網路擷圖

【看中國2013年08月02日訊】

半身汗出

素問·生氣通天論說:‘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半身汗出,或半身無汗,是氣血運行不周的表現,常為中風等病之先兆。

心汗

獨膻中一片聚而有汗,別處無汗,多由思慮過度,損傷心脾所致,治宜養心血益脾氣。

陰汗

至陰之處,或兩腿夾中,行走勞動則汗出腥穢,是下焦肝腎濕熱所致,治宜清利肝腎濕熱。

液汗

兩腋之下,動則汗出,多屬肝虛有熱,或肝經濕熱,治宜養肝血以清虛熱,或清肝利濕。

鼻汗

凡遇飲食湯飯,則鼻上多汗,是肺虛有熱,治宜益肺氣而清熱。

手足汗

手足心多汗,遇天冷更甚,多屬陽盛陰虛,或脾蘊濕熱,或心陰不足,治宜分別,或清利濕熱,或養心陰。

頭汗

頭汗出,齊頸而還,辯證較為複雜,多屬胃熱、濕熱、或為戴陽證。屬胃熱者,口乾而渴,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數有力,治宜清胃瀉熱;屬濕熱者,口苦而粘膩、口乾不欲飲、小便不利、舌苔膩、脈濡數;凡戴陽證,汗出如珠,面赤如妝,肢厥身冷,脈沉而微,是陽氣上脫之危證,急宜鎮攝亡陽,引龍火以歸源。小兒頭汗,俗稱「蒸籠頭」,非為病態,不必治療。

汗出部位不同,對認識疾病病機上雖有特殊性,然而上列諸種乃其常見病機,臨床應結合其他症狀,具體分析,知常達變。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