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8月17日訊】過去幾年,中國影子銀行系統快速膨脹,現在由此引起的潛在風險已經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提到中國影子銀行系統,人們一般會想到銀行理財產品和信託,畢竟這都是與普通投資者聯繫最大的。但大家都可能忽略了中國影子銀行系統另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價值4萬億元的債券市場。據WSJ報導:
(6月「錢荒」的)一個意外結果是,中國價值4萬億元的債券市場出現了拋售。
這次拋售是由銀行業出售債券增持現金觸發的,這支持了中國金融系統批評者的觀點——當中國在萎靡的經濟中嘗試控制信貸,債券市場是一個被低估的風險。
從2004年開始,中國債券市場規模已經放大了四倍,這大部分是受到政府推出刺激計畫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驅動。
根據國際金融協會的估計,中國債市的規模僅落後於美國、日本和法國。中國的債券市場很難說像現代的債券市場。中國債券市場由多個監管部門多頭監管,對外國投資者在很大程度上的封閉的,對投資者幾乎不提供任何保護,國內的評級系統幾乎會給每個公司授予最高評級,而且鮮有債券降級的案例。
在發達國家,債券市場一般是替代銀行貸款的企業直接融資渠道,而在中國,債券市場更像是銀行發放貸款的另一條渠道:
最令人擔憂的批評意見是,絕大部分債券由國內銀行持有和交易,實際上就把風險集中在銀行系統了,而其它大部分國家的風險已經分攤給投資者了。
穆迪投資者服務分析師Ivan Chung表示:「在中國,銀行是債券的最大持有者,包括與地方政府有關聯的債券。所以,如果地方政府出現違約,它們的風險將會幾倍放大,因為銀行還向地方政府發放了貸款。」
6月的「錢荒」是由中國央行引發的,為了控制不斷轉移到銀行系統以外的信貸增長,但其實部分資金還是源於銀行。通過默許銀行間拆借利率上升,央行就能擠壓銀行間拆借市場,使得部分銀行爭搶現金。當銀行急於出售債券持倉,債券市場出現了動盪,特別是短期債券——一般有更高的流動性。
因為幾乎沒有買家,債券價格暴跌高達20%,日均交易量從今年平均的2330億元暴跌至6月9日的156億元。債券的價格和交易量從那時以後開始回升,但批評者表示,這一事件顯示了,金融系統的中斷可以帶來巨大的混亂。
花旗銀行經濟學家Shuang Ding表示:「發展債券市場的目標是,降低資金對銀行的依賴,但到了最後,(中國債券市場的)風險又再次回到銀行。」
這仍沒被證明是個問題,因為至今為止,中國仍沒有債券發行者違約。...
07年次貸危機爆發以後,多家美國信用評級機構被批評,它們的信用評級無法反映次貸證券的違約風險。而中國的債券信用評級系統貌似更為樂觀,畢竟中國還沒有債券違約的案例:
一個備受關注的領域是,中國債券市場的信用評級極度樂觀。一個寬鬆的評級系統「使專業的債券投資者難以最大化他們在評估信用質量和價格上的優勢。」上海耀之資產管理中心交易和投資主管王影峰表示。
根據大智慧的betway体育手机网 數據顯示,自2000年以來,發行債券的2,908家中國企業中只有124家的評級被下調。在這些發行債券的企業中,有2,444家評級為A或以上。在美國,穆迪僅去年就下調了240家債券發行企業的評級。截至7月1日,在逾2,000家債券發行公司中,穆迪只對其中420家給出了A或以上的信用評級。
中國債券市場改革迫在眉睫,但找一個為改革決策拍板的監管機構似乎並非容易的事情:
在中國,三種不同的債券分別由三家機構監管。中國央行監管短期及中期票據的發行。發改委負責審批中國大型國有企業發行的企業債券。
最後也是規模最小的一類是公司債券。公司債券由上市公司發行,中國證券監管部門負責審批,只能在交易所交易。
惠譽分析師Terry Gao說,多個部門進行監管,這需要各部門之間進行大量協調,因為它們都有自己一套符合其風險管理要求的標準。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