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倖存者打破沉默 文革40年後的反思(圖)

 2013-08-20 03:1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一人走過銀川郊外一家電影製片廠的文革宣傳畫(資料照片)

【看中國2013年08月20日訊】在隨毛澤東去世而結束的文化大革命過去近40年之後,一些倖存的老人打破了幾十年的沉默,公開談論當年發生的事情。

毛澤東在中國是一個政治象徵,基本上免於遭公開批評。但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通過回憶錄、採訪和道歉,公開記述毛澤東發動的文革期間發生的種種恐怖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媒體轉載了其中一些人和事,顯示人們越來越樂於重溫文革中的受害者和加害者仍舊記憶猶新的那段歷史。

*向前教師道歉*

最早一例這類事件是2010年中國媒體報導了一名學生向一位教師道歉。

現年90歲的退休教師陳碧(音譯)曾經任教於北京外國語學校。

1966年8月,也就是文革第一波暴力浪潮期間,學生們在毛澤東關於向教師、知識份子、父母和其他權威人士造反的講話鼓舞下,把陳碧當成了批鬥對象。

陳碧說:「對我們挨斗的人來說,那是一場噩夢。」

在學校停課、政治鬥爭日益激烈那年,瀋曉克(音譯)17歲。

瀋曉克說:「學生們之間比,你革命,我比你還革命。有些人不敢打人,但碰到一些情況,一下子就出手打人了。」

在批鬥會上,瀋曉克看到很多同學揭發批判被認為是反革命的教師。兩位校長不堪迫害而自殺。瀋曉克說,其實所有被批鬥的教師都是無辜的:「我看這些領導都是好人,活不能活,幾乎是死不能死,就這樣過日子,挨打,受罵,受羞辱。雖然這裡沒我,我沒打過他們,罵過他們,但我心裏總是耿耿於懷。」

2010年,瀋曉克決定直面這段痛苦的記憶,他以自己和其他同學的名義給陳碧老師寫了一封道歉信。

他說:「那是一種過失,從過失出發,我覺得應該給他們道歉。」

*「紅衛兵」尋求救贖*

自那以來,其他當年被稱為紅衛兵的學生領袖們也站出來表示了悔意。

今年早些時候,香港鳳凰衛視難得地播出了一次有關文革的談話節目。在節目中,張紅兵(音譯)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並請求原諒。

1970年,張是一名激進的紅衛兵,他指責自己的母親在家裡談論毛澤東時使用了污蔑性的語言。

警察當著張紅兵的面毆打和逮捕了他的母親。幾個月後,他的母親作為反革命分子被處決。

李斌曾經是一份紅衛兵報紙的藝術指導。他告訴《南方週末》說,他認為自己也應當對文革中的混亂承擔責任:「我畫了好多革命宣傳畫,我成了一架鼓吹暴力的機器。」

芝加哥大學教授王友琴記錄了文革期間的各種罪行,並採訪了數百名暴力活動的目擊者。

她說,儘管回憶那些極端殘酷的場面令人難以忍受,但接受她採訪的人都希望把這些事情記錄下來,以避免歷史重演。

雖然越來越多的人公開談論自己在文革中的經歷,但政府對回顧這段歷史缺乏興趣。

毛澤東去世後的一次公開審判把所有的過錯都推到了四人幫頭上,然後宣布文革是一個錯誤。1980年代初,鄧小平對毛澤東作出了他的著名評價,說毛澤東是7分功勞,三分錯誤。

近年來,共產黨領導人一直在迴避這個問題,部分原因在於,批評毛和毛的領導可能會危及共產黨的合法性。

*文革仍是禁談話題*

儘管中國媒體發表了一些有關文革的個人回憶,但對那個時期更深入的反思基本上仍不可行。

王友琴教授把她對文革受害者的採訪以及多年來收集的相關文件貼在她的網頁上,但她的網頁在中國遭到屏蔽。

今年4月,前紅衛兵王克明(音譯)編輯完成了由32名前紅衛兵撰寫的文章,這本書的題目是《我們懺悔》。

王克明告訴媒體說,他想出版這本書,但努力失敗。出版社說:「還不到出這種書的時候。」

(原標題:文革40年後的反思)

来源:美國之音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