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讀父親陪成女兒的大學同學
【看中國2013年08月20日訊】今年高考本專科錄取已經進入尾聲,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迎來一對父女新生:父親考了296分,女兒考了270分,都是文科,填報的都是會計電算化專科專業。
父親為何陪女兒參加高考?昨日,記者採訪了這對父女。父親姓蘇,43歲,他說女兒性格叛逆,自己放心不下,被迫一路保駕護航;女兒今年16歲,她則表示,父親一直沒有給她足夠的成長空間,總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她,不懂得放手,現在更是要陪她一同上大學,讓她備感壓力。
女兒在哪 餐館就開到哪
「女兒聰明可愛,但比較叛逆。」蘇先生說,他是公安縣人,1993年帶著家人來漢打拼。十多年來,女兒在哪兒上學,他就將餐館開到哪兒,一切圍著她轉。
小學一年級,女兒在漢口高雄路附近上學,非常好動,也不聽講,每天忙完餐館的活兒,他都要為她補習功課。二年級時女兒轉至青少年宮小學,他便承包了該校附近的一家單位食堂,同樣緊盯著女兒的學習情況。一直到小學五年級,女兒的學習成績都是班上前三名。
五年級時,女兒對足球感興趣,在武漢青少年宮學習踢球,後在一場比賽中被東西湖吳家山第三中學女子足球隊教練相中,跳級進入該校上初中,之後又作為體育特長生進入吳家山中學。
蘇先生隨即把餐館開到了吳家山。女兒上初中前的暑假,他2個月教完六年級的課程。女兒上高中後,他感到有些吃力,便買來資料自學,再輔導女兒。
「我參加高考,也是為了激勵她好好學習。」蘇先生說,在自己的言傳身教之下,女兒的叛逆有所收斂,學習也更認真了。
也曾放手 最終選擇堅持
蘇先生說,十多年來,他也感到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曾想過放手。初一上學期,他沒管女兒的學習,結果她的成績直線下滑,他只得重新念起「緊箍咒」,女兒的成績才有所起色。
高一上學期,他又嘗試放手,女兒的成績再次下滑。高二上學期時,他因家事回到公安縣老家一個月,結果女兒經常逃課上網,他便將她帶回老家,自己在家輔導,期中、期末回校參加考試。高二下學期,女兒不願再上學了,他於是一橫心,獨自前往北京打工,幾個月後,他放不下對女兒的牽掛和關愛,離京回漢,陪女兒開始高考前的衝刺。
「我已經力不從心了,等她到了18歲,我就真的不管她了。」蘇先生表示,家人親友多次勸他不要再這樣管著女兒,但他擔心女兒走偏人生道路,父親的責任讓他一直堅持了下來。
「如果她聽話,我在餐飲方面應該有更好的發展。」回想自己的陪讀歲月,蘇先生說,為了女兒,他放棄了自己的追求和生活,十多年來幾乎連電視都沒看過。
「我沒有上過大學,這次能夠考上,除了陪女兒,也算是圓了我自己的大學夢。但我還沒有最終決定是否真的上。另外聽說進校後可以調專業,我想改讀土木工程,為以後做土木方面的工作做準備。」他說。
專家建言 培養孩子獨立
「叛逆的孩子我們見得比較多,但這不完全是孩子的原因。」東西湖吳家山第三中學女子足球隊的韓教練說,蘇先生的女兒開始時比較乖巧,後來變得叛逆,可能跟家長對她的期望過高、給了她太大的壓力有關。
蘇先生的女兒說:「我很感謝爸爸十幾年來的陪伴,也知道他為我付出了很多,但我比較排斥他的教育方法。從小我就想獨立自主,他卻沒給我空間,現在還要跟我一起上大學,讓我壓力很大。他應該多聽聽我的想法,該放手時就放手。」
「這位父親很偉大。」湖北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葉顯發說,在女兒比較叛逆、社會誘惑比較多的情況下,他能夠放棄自己的追求,全身心引導孩子完成學業考上大學,非常不容易。
不過他也表示,所謂叛逆,其實是孩子的主張得不到滿足,不一定就是錯的。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性,學會傾聽他們的聲音,而不是一味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他們。在普遍以分數論英雄的當下,所謂人才觀其實有很大的侷限性,家長、學校和社會都應反思,給孩子更大的成長空間,這樣才能培養出多元化的人才。
(原標題:湖北男子給女兒當陪讀 一同高考成大學同學)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