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北京盲道: 盲人稱走盲道就是作死(組圖)

 2013-08-27 14: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看中國2013年08月27日訊】北京的盲道近1600公里,足夠從北京一直鋪到湖南省會長沙,長度世界第一。五環輔路上、甚至高速公路邊,都鋪設有盲道。這麼「健全」的盲道是否真讓盲人出行感覺到了便利?日前,北京市殘聯研究室主任厲才茂的一句「北京的盲道也許建多了」引發社會關注。晨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北京的盲道遍佈全市,但盲人出行卻基本上並不走盲道。記者在採訪時,不止一位盲人說:「我們從不走盲道。」這似乎是對所謂「世界第一」的北京盲道最「無情」的諷刺。盲道可以鋪設在行人稀少的五環輔路,卻鋪不到銀行醫院、鋪不進居民小區。盲道是給能看見的人「看」的,而不是給看不見的人走的。當盲道的建設不再止步於道路驗收的冰冷規定,而是按需而設,「盲道」才能改變目前「盲目之道」的尷尬。

探訪

盲道修到五環邊

記者日前順著五環路走了一圈,南五環、東五環基本沒有輔路,北五環因奧運會召開的原因比較繁華,但過了京藏高速再往西五環,輔路就不連貫了,這些斷斷續續的鋪路上,都鋪設有盲道。

五環路全長接近100公里,主要的功能是城市快速路,也就是走車的。記者在比較暢通的北五環輔路上觀察,除了不時有車經過,路上的行人可以用「人煙稀少」來形容,更別說視力殘疾的盲人

沒有行人走,這些人行道都成了停車的地方。在北五環來廣營西路北側輔路上,一些機動車都直接壓著盲道停放。

盲人直言「走盲道就是作死」

五環輔路上行人稀少,幾乎沒有盲人走盲道,那城裡家門口的盲道,利用率如何?

「現在基本上沒有盲人使用盲道。」在雙井橋附近一家盲人按摩院工作的趙師傅一邊搖著頭笑著,手裡卻沒有停下為客人按摩的工作。「盲人不走盲道是因為什麼?」記者問。「視力沒毛病的人會按照盲道走嗎?不會吧?因為有很多障礙和設計不合理的地方。我們也一樣。」

趙師傅和3個同事一起在附近合租的房子,坐車一站地,走路大概10分鐘。趙師傅說,他們4個人中有一位李師傅是視力障礙,所以基本上下班都是4人結伴而行。

「從家到按摩院的路我們已經一塊兒走了快3年了,沒我領著,他們也沒什麼大問題。」李師傅告訴記者,「但是比如去銀行、醫院、郵局,基本都是我領著他們。」而李師傅所說的「領」,也全憑自己只有0.08的視力和手中的盲杖。「肯定不會走盲道。」李師傅對於盲道甚至有些「排斥」:「讓我走盲道,說句話糙理不糙的話——就是作死。」

實地體驗「走到人家餐桌上」

為了體驗盲道,記者特意在晚上7點與趙師傅一起從按摩院往租住地走。出了按摩院大門,趙師傅用盲杖有節奏地左右劃點,準確地下了兩級台階。趙師傅說,這家按摩院開了大概4年左右。「開的時候,門口的路還沒有整修。」整修之後的路,在靠近馬路牙子的地方設有盲道。但盲道只是「規矩」地沿路鋪設,卻沒有「貼心」地在按摩院門口拐個彎,為每天出入這裡的4位盲人師傅服務。

按摩院位於一個小區的一層底商,同為底商的,還有至少四五家餐館。夜幕漸漸降臨,這些餐館紛紛搬出了桌椅,擺起了消夏露天排檔,這些桌椅把近50米的盲道佔了個嚴實。「每年夏天,別說盲道,連便道都走不了。」趙師傅用手中的盲杖敲了敲,下了便道,延馬路牙子繼續往前走。

趙師傅邊走邊說,這條路除了每週一天休息之外,他每天都要走兩遍。「這種走熟了的路還好,您想想要是個陌生的地方,我按著盲道走,那不是走到人家餐桌上去了?」

關鍵缺失銀行醫院缺盲道

趙師傅說,自己算是盲人裡「膽兒大」的。有時候沒有別人帶著,自己也試過幾次走盲道去一些「生路」。「但是順利的時候少,吃虧的時候多。」趙師傅說,有的盲道直接就修到過街天橋下,那不想過天橋的盲人就得再轉身走回去,很容易和上天橋的路人撞上。有的盲道鋪設在公交站,沿著盲道走就會撞到排隊等車的乘客。

而一些像銀行、醫院、藥店等日常生活配套設施的門前,往往卻缺少盲道的「對接」。趙師傅說,每天往來的這條路上至少有農行、中行、郵儲銀行3家銀行,1家郵局,2家藥店,隔一條街有1家社區衛生所,但沒有一處能有盲道連接。位於雙井路口的中行甚至要上台階、穿廣場後才能到達。「一般去銀行這些地方,我們還是讓小李帶著。」趙師傅說。「剛來這邊上班時,一次想去社區衛生所看感冒,我就試著走盲道自己走過去,結果盲道恰巧在衛生所門口中斷。我以為這是個小路口,來回走了3趟,還是裡面值班的醫生看到了我才把我領了進去。」

除了醫院、銀行,今年7月,東城區圖書館設立了盲人閱覽室,像這樣為盲人服務的專用場所,記者依然只看到盲道「過門而不入」。

閱覽室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圖書館內的無障礙設施,比如為盲人服務的扶桿等都已經基本配備齊全,但出了圖書館大門,所有市政設施還都與以前一樣,盲人如果對周邊環境不熟悉一樣迷糊,「也沒有聽說要有什麼改動。」

使用現狀佔用盲道「不在意」

昨天上午,記者沿三環從勁松橋到三元橋調查發現,一路的盲道被佔用、缺少地磚現象數不勝數。在國貿橋南的便道上,幾輛貨車正在為路邊的餐館、便利店送貨,車就壓在盲道上。「我們馬上就走。」見記者過去詢問,司機趕忙說,「送貨只能把車停在這兒,也沒別的地方停。」

在雙井橋東北側的一條道路上,一個攤販將掛著「哈爾濱烤冷面」的三輪車停在盲道上,旁邊還圍著不少食客。「我沒看見這是盲道。」攤販一邊忙著生意,連眼皮都沒抬。

在勁松地鐵口附近,一些地產中介將樓盤信息的招牌架在便道上,盲道只能在三角形的廣告招牌下「鑽襠」。而對於佔用盲道,幾個中介工作人員卻並不在乎:「這個廣告牌子一拎就走了,看見盲人過來我們現拿走都不晚。」

尷尬設計鋪設盲道「按死理」

除了車輛、商家等人為的佔用,盲道在鋪設中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記者在沿路走訪過程中發現,施工人員在鋪設盲道時完全是照著圖紙,根本不理會周邊的環境,比如路邊電線桿有一根斜拉線入地,盲道也完全不知道繞一下,而是直接從鋼絲繩下穿過,這要是盲人順著盲道走,不被絆倒才怪。盲道上出現檢查井最為常見,盲道磚都是繞著井蓋拐四道彎,記者試著閉上眼睛順著盲道走,剛轉到第三個彎就失去了方向。

剛下過街天橋都有一個「三角區」,盲道也圍繞著三角區修,盲人走需要轉一大圈。

「沒必要這麼修。」中國盲協常務副主席、秘書長李偉洪說,「走盲道‘作死’」不是危言聳聽,除非盲人對周圍的情況非常熟悉,否則在陌生的地方,盲人肯定不敢隨便走盲道。

建議

盲道更應該在社區修

「北京的盲道也許建多了。」李偉洪與厲才茂持相同的觀點,有的地方盲人並不去,就沒有必要修盲道。「不要說五環,二三環路的輔路、立交橋修盲道,都是沒有必要的。」李偉洪說,「你見過哪個盲人會去立交橋?最怕的就是立交橋。」

修得越多,管理問題就越突出,到處都是盲道,利用率不見得高,卻經常發生盲道因為被佔引發的糾紛。

李偉洪舉例說,瀋陽就發生過一起豪車佔盲道引發的糾紛,當時盲人順著盲道走遇到車擋道,盲人要探路就用手杖敲了敲車,結果車主下來就把盲人打了一頓。這件事最終由中國盲協出面協調,盲人才得到車主的道歉。

在道路資源緊張的今天,五環路上的盲道建而不用,健全人就會乘「虛」而入,而且沒有任何違法的成本。防線一旦被突破,四環、三環、二環……所有盲道都將面臨被佔用的危險。

記者從道路施工部門採訪瞭解到,修建人行道的成本核算中,鋪設盲道比不鋪盲道每平方米要多花約21元。「如果把不必要修盲道的錢省下來,用在別的需要的地方呢?」李偉洪說,與其花大價錢在全市都鋪設盲道,還不如將一些社區的盲道、盲人活動集中地區的盲道進行完善和加強管理,讓盲人利用率能高些。

延伸

設施不完善盲人出行難

「全國有1731萬盲人,北京市的抽樣調查顯示盲人達到6.7萬人,可你在大街上能看見多少盲人?」李偉洪說,無障礙設施不完善,沒有好的人文環境,盲人很難走出家門,這就嚴重制約了他們的自立能力。

而盲人被視為有勞動能力的人,需要走出家門靠勞動養活自己,政府部門就有義務給盲人走出家門創造條件。

李偉洪說,除了盲道,盲人出行多有不便的比比皆是,比如公共汽車進站提示不人性化,路口紅綠燈提示音並不合理,導盲犬進入公共場所難。

看來要真正做到讓盲人出行暢通無阻,政府部門需要從細微處入手,而不是全市鋪盲道。

路口提示音盲人不待見

為了給盲人提供方便,北京市從2002年起就在各區縣商業網點、主要大街、旅遊景區、醫院、車站等周邊道路安裝了紅綠燈聲音提示系統,緩慢節奏的「嘟——嘟——」聲代表紅燈,緊湊的「嘟嘟嘟嘟」代表綠燈。不過記者發現,路口不同方向的提示音混雜在一起,會讓盲人分不清,本來是為方便盲人的無障礙設施反而成了盲人過馬路的「障礙」。

李偉洪說,這些設在路口的提示音,對盲人來說,只能起到提示「到路口了」的作用,「把兩個方向的設在一個柱子上,到底自己要去的方向是紅燈還是綠燈盲人根本分不出來,真正想聽著這個聲音過馬路,有些懸。」

正確的提示音應該分別設在不同的位置,讓盲人能辨別所要走的路口是長音還是短音;提示音一個音量也容易擾民。比如香港,紅綠燈提示音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周圍噪音大了,聲音大些,安靜的夜間就很小。在美國,十字路口都有專門的按鈕,盲人只要按下去,擴音器裡就會有長達16秒的語音提示,報告紅綠燈的轉換,車流的疏密、急緩等等。

另外,部分盲人經常出現的路口,紅綠燈時間太短,不方便盲人過馬路。比如盲人圖書館附近的路口,很多盲人反映路口的紅綠燈走到一半就變燈了。

公交提示音可以更人性

據瞭解,北京市的公交車幾年前就有了語音報站系統,公交車車外裝有揚聲器,只要一進公交站臺,車子就會報站並說出車次和到達的地點。這個語音系統會給盲人的出行提供方便,但每輛公交車進站後,不管站臺裡面有沒有盲人,都會發出聲音,也會給站臺附近的居民帶來了一定的噪音,引來投訴,使得一些公交車不得不放棄報站。

而且部分較大車站一個站十幾條公交線,如果多輛車進站同時報站,也會讓盲人分不清自己到底該上哪輛車。

李偉洪介紹,如今廣州、深圳、成都、大連等城市都已經安裝了「引路人」語音智能導向系統,不但方便盲人還不會擾民。系統給盲人配有一個遙控器,盲人輸入所要乘坐公交車的線路號,當該公交車即將進站時,遙控器會語音提示盲人,同時,車上司機也會接收到語音閃燈提示,有了這種裝置,可以大大地解決盲人乘車難的問題。

導盲犬出行到處遇阻力

在北京,導盲犬出行也到處是阻力。北京市新修改的養犬條例,加上了「導盲犬可以乘坐公交」這一條,但「導盲犬出入公共場所」並未被提及。

2012年8月1日,《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正式執行,其中第十六條規定,視力殘疾人攜帶導盲犬出入公共場所,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公共場所的工作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供無障礙服務。但這條規定在公園、醫院等公共場所執行起來還是困難重重。

「上海已經規定了導盲犬可以隨主人一起住院。」李偉洪介紹說,奧運會時北京以政府令的形式規定導盲犬可以出入公共場所,當時執行得非常好。奧運會後,這條規定也「作廢」了。

國際導盲犬聯盟規定,一個國家1%以上的盲人使用導盲犬,才能稱為導盲犬的普及。北京有6.7萬多名盲人,但只有7條導盲犬。

其中走得最好的,還是盲人鋼琴調律師陳燕的導盲犬,她的口號是「一人一犬走天涯」,各大航空公司都知道她,要想去哪兒打個電話就行。即使這樣,在她家附近的幾個地鐵站,她帶著導盲犬就經常遭阻。陳燕還記得去年在天通苑地鐵站被拒絕之後,她對導盲犬珍妮說:「珍妮,我再也不帶你來了,地鐵不讓咱們坐的話,咱永遠不來這個地方,我一定在你有生之年給你能暢通無阻的那一天。」

来源:北京晨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