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十分鐘釋放壓力法(圖)

 2013-11-02 13:5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3年11月02日訊】你上一次完全放空是什麼時候?就算只是毫無干擾的十分鐘?什麼都不做。沒有電郵、沒有簡訊、沒有網路、沒有任何外在干擾,很簡單地完全放空。專注專家Andy Puddicombe認為現代社會人們常常為感到焦慮而焦慮,其實只要透過冥想,就能從內在找到平靜、專注的力量。

我們的腦袋,我們最有價值、最珍貴的資源。透過它,我們經歷生命中的每一刻。腦袋讓我們感覺開心、滿足、情緒穩定,顧慮到我們與別人的關係。讓我們專心一意、隨性發揮,讓我們把一切做到最好。然而,我們卻不曾認真花時間照顧它。事實上,我們花更多時間照顧我們的車子、衣服、頭髮。

果不其然,我們當然感到壓力。腦袋就像一臺洗衣機,一直在各種困難、困惑的情緒中轉來轉去,而我們卻不知道怎麼處理,悲哀的是我們分心到沒有辦法活在當下。我們錯過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事,瘋狂的是大家以為人生就是這樣,所以我們就繼續這樣下去。其實我們大可改變現狀。

每個人應付壓力的方式都不一樣。有些人埋首工作,很慶幸有事情可以分心。有些人會轉向朋友、家人來尋找幫助。有些人喝酒、吃藥。Andy Puddicombe的方法是成為一位僧侶。所以他前往喜馬拉雅,成為一位僧侶,開始學習冥想。「人們常問我那段時間學到什麼。當一位禁慾的僧侶是會改變很多事的。」Andy Puddicombe表示成為一位僧侶讓他對於生活更感激、更瞭解當下。不陷入自己的想法中、不分心,不被各種負面情緒淹沒,而是學著如何集中注意力、如何在當下存在。


(需要中文翻譯的讀者,請按字幕選擇)

Andy Puddicombe認為當下常被忽略。「它聽起來很正常,但我們花在當下的時間之少,讓活在當下變成一件很鮮有的事。」最近哈佛發表了一個研究,研究顯示一個正常的腦袋平均有47%的時間是迷失在思考當中。同時,這樣持續性的腦袋漫遊是造成不開心的直接原因。我們在世上的時間並不長,卻花了近一半的人生迷失在思考中,這難道不是一種悲劇嗎?尤其是我們明明可以作些改變,有個正面、實在、可達成、也很科學的技巧,讓腦袋更健康、更不容易分心。而最棒的是每天只花十分鐘就能影響整個人生。這正是冥想的本質。它讓我們更熟悉當下。但我們需要知道用什麼方式接近它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人們常以為冥想是停止思考、驅離情緒、控制腦袋。事實上比較像是往後退一步,以一個輕鬆、專注、沒有任何成見的腦袋來看思維與情緒的來去。

「如果我太專注在這些球上,我就沒有辦法放鬆並同時跟你們講話。」Andy Puddicombe以拋接球為例。「同樣的,如果我過於放鬆來跟你們講話,那麼就沒有辦法注意球,球會掉。」在人生中和在冥想中,有些時候我們會過份專注然後人生就變成緊張、壓力大、一種很不舒服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們在找得是一種平衡,專注的放鬆,讓我們的思想得以自由來去,沒有平常的那些干擾。

在我們學習專注的過程中我們常因一個思緒而分心。假設這是個令人焦慮的想法。當一切正常,我們突然想到這件焦慮的事,就像「喔,我竟不知道我正在擔心那個。」你回想、再次對自己重複。「喔,我是擔心的。喔,我真的好擔心。天啊,我好焦慮!」在我們意識到之前,我們正在為感到焦慮而焦慮。當人們發現一顆動搖的牙齒。你知道它在晃、它會痛。然後每20,30秒對自己重複地喃喃自語真的好痛。

透過冥想感受當下

唯有學著旁觀自己的思考才能讓我們學會放手,不再用過去的模式重複這些想法。但當你坐下來並用這種方式旁觀你的思考模式,你可能會看到許多完全不一樣的模式。你可能會發現腦袋是非常不安份的。不要驚訝當你坐下來什麼都不做,你的身體會有些焦躁。你可能會發現你的腦袋感覺很無趣、很無聊,幾乎是機械性的,就像是你每天起床、工作、吃飯、睡覺、起床、上班。或有可能是一個擾人的想法一直在腦中轉呀轉的。冥想提供一個機會後退一步、從不同的角度觀看,許多事並不是它們平日表現出來的那樣。我們不能改變生活中的每一樣小東西,但我們可以改變怎麼感受它。不需要香氛、也不需要坐在地上。只需要每天花十分鐘後退一步,熟悉當下的時光,你可以感受到一個更深層的專注、平靜、以及對生命的澈悟。

来源:TEDx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