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1月26日訊】
險哉獲間遽相傾
難得王言詰厲聲
淡墨偏教關節合
師生兄弟跡同明
王以銜,即文簡公,和他弟弟王以做秀才時,在學界就出了名,受到學使竇東皋先生賞識,一時被稱為二王。
兄弟二人在鄉試中雙雙獲捷,後又一同參加乙卯年的會試。竇東皋先生為會試總裁,出的第一題就是「民之所好,好之」二句。竇東皋先生被派往菱湖郡任學使工作時,常去學館講書,講到「民之所好,好之」這一節時,發揮了獨到見解。至會考時,就恰好用上這兩句作了命題。所有參考生的答卷中,只有二王的文章旨趣,與東皋先生心意相合。出榜揭曉時,王以得會元(第一名舉人),王以銜為第二,其它未錄取者在言詞上多有不平。
當時正是和相國當政,因為竇東皋先生剛直,不去攀附巴結他,他就想找茬加以中傷。聽到會考的情況,大喜,立即上報皇上。皇上被他說動,降旨謫去竇的官職,把王以逐回本鄉讀書。
到了廷對(殿試)那一天,文簡公想到自己的老師竇東皋獲罪皇上,弟弟又被取消舉人資格,遣返回鄉,心中十分鬱悶,只用淡墨書寫考卷,潦潦草草地寫完就交了卷子,也不再抱什麼奢望。
恰巧和相國有一位館師,也是當年中的進士。和相國曾在廷對前囑附他說:「你在殿試的時候,用淡墨書寫卷子,可得鼎元。」閱卷時,拿到文簡公的卷子,以為一定是館師的,就排在了一甲(第一名)。
在臚唱日(皇上臨場,最後定榜),皇上見卷子是用淡墨書寫,心中有疑,和相國就從旁極力加以讚揚,說:「這人用淡墨書寫,能寫得這樣端莊典雅,比用濃墨書寫更是難得了,一定是位飽學之士。」皇上也認為是這樣,就定為首選。
到了唱名時,卻是王以銜。皇上瞪著和相國,嚴厲地說:「這難道也是竇光鼐干的嗎?」和相國連大氣都不敢出一口,於是竇東皋先生的冤情才大白於人前,外面的各種議論也就平息了。真是的!小人的一作一為,件件都成了君子的福運。小人也真是枉為小人一場!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