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4年03月12日訊】過去的讀書人,冬天在私塾或書房裡讀書,手腳會很冷,以致妨礙書寫繪畫;官宦貴人,冬天上衙門辦公或出門訪友,乘車坐轎也不能烤火取暖。於是有人設計了一種專門捧在手上取暖、卻不會燒壞周遭物品的手爐,在後來成為文房、民間乃至舊時宮廷廣泛使用的取暖用具。
明銅鎏金鏨花海獸嬰戲圖手爐
松灰籠暖袖先知,銀葉香飄篆一絲。
頂伴梅花平出網,展環竹節臥生枝。
不愁凍玉棋難捻,且喜元霜筆易持。
縱使詩家寒到骨,陽春腕底已生姿。
——(清代)張劭《手爐》
《紅樓夢》第八回,落了半日雪珠兒天,黛玉往梨花院探望養病在家的寶釵,沒成想寶玉早在寶姐姐處相談盛歡,當下酸意幽生。且又因寶釵說了一番「暖酒散熱、冷酒凝結」的體己話,勸止了寶玉的飲冷酒,越發含酸。正不得出口時,可巧小丫鬟雪雁秉了紫鵑的囑咐送來小手爐暖身,黛玉接了,抱在懷中,含沙射影說了句「也虧你倒聽他的話」。想來,落雪天寒,小丫鬟體貼,小手爐暖身,該是一番「琉璃世界,雪白梅紅」的心境,奈何黛玉心思在他,倒無端因「手爐」引出一段公案來。公案說不休,也罷。在天漸寒,日漸冷的時節,「手爐暖身暖心」的話題倒是很合時宜的。
過去的讀書人,冬天在私塾或書房裡讀書,手腳會很冷,以致妨礙書寫繪畫;官宦貴人,冬天上衙門辦公或出門訪友,乘車坐轎也不能烤火取暖。於是有人設計了一種專門捧在手上取暖、卻不會燒壞周遭物品的手爐,在後來成為文房、民間乃至舊時宮廷廣泛使用的取暖用具。
手爐,形制如小瓜大小,可隨手提動,這就比火盆、火炕等取暖工具方便得多。且古代人寬袖大袍,手爐可置於袖中或懷中帶著,所以又有「袖爐」、「捧爐」的雅稱,也親昵不少。過去的讀書人,有了手爐,就能暖手疏血,書寫繪畫兩不誤,正是「縱使詩家寒到骨,陽春腕底已生姿」。
據說,手爐的出現啟發自火爐、火盆。但不同於火爐無炳,只能圍爐夜話,手爐大都有提梁,且小巧玲瓏,高、長和寬度不過幾厘米到十幾厘米,與精巧的紫砂壺略有類似,也算是盈盈可握了。手爐的結構很簡單,由爐身、爐底、爐蓋(爐罩)、提梁(提柄)組成。爐身有兩層,分外殼和內膽。內膽多為銅製,內放燃炭,以產生熱氣,而外殼包裹內膽,既能保存內膽的熱量,又能通過內外兩層之間的空氣傳導,將熱量由內膽口沿上的鏤空爐蓋(爐罩)散發出來。爐火不會一蓋即滅,又不會太旺、撫之燙手。還能透過蓋子的空隙,侍弄炭火,散熱原理相當高明。
早期的爐身較為簡陋,還留有鑄瘤等痕跡。想來,先人們冬日嚴寒,一爐在手,先解決過冬問題再說,美觀倒在其次了。或許在後來,手爐愈來愈熟悉,且年年冬季必隨先人們左右時,先人們才有了「美化」它的心思。
於是,手爐原先以圓形和橢圓形最常見,後又出現了八角形、方形、腰形、花籃形、南瓜形、梅花形、海棠形、龜背形等形狀,更是讓盈握感充足。而作為散熱區的爐蓋,也常常是手藝人窮極工巧的發揮區域,他們將各種精美的幾何圖形,彫琢得猶如古典園林中的花牆鏤窗一般雅緻,像五蝶捧壽、梅蘭竹菊、喜鵲繞梅等眾多紋形和素材都曾用到,又能與氣孔完美結合在一起;而爐身,手藝人也不會「浪費」,常雕鏤鏨刻著山水人物與花鳥奇珍的圖畫,有的甚至還使用了錯金錯銀、燒藍及鑲嵌銀絲等特種工藝,使手爐爐身上的圖畫更具立體感,更加光彩耀人;也有將詩書畫印刻於其上,使手爐一躍而成了很多文人的案頭清玩。
手爐,儼然成了既實用又能欣賞的藝術品,它們曾陪伴多少清貧的文人度過寒冷的耿耿長夜,又在枯燥的讀書生涯中,平添了幾許「紅袖添香添暖」的溫情。
清乾隆銅胎掐絲琺琅荷塘蓮紋海棠式手爐
從古時存世的實物以及文學或書畫作品中,不時能尋覓到手爐的蹤影:乾隆年間美輪美奐的牙雕《月曼清游》冊,在正月「寒夜採梅」、十二月「踏雪尋詩」的畫面上,那些雍容華貴、儀態優雅的宮女們,有的手持金光閃閃、形似荷包的小器物,正是手爐;《紅樓夢》大觀園裡,不獨黛玉用手爐,鳳姐也常手拿著小銅火箸兒撥手爐內的灰;時下影視劇中,紫禁城裡的小主們,也是手捧手爐過冬……不過,讓人遺憾的是,在古代文獻中,卻看不到手爐的確切記載,只能在僅有的資料中爬梳它的過往。
手爐起於何時?一種說法是,它起源於春秋時的楚國。楚地濕度大,楚人喜歡把香草放入帶孔的熏爐中焚燒散氣,繼而發明散熱取暖的手爐;還有一個說法是,相傳隋煬帝沿運河南巡至揚州,時值隆冬時節,江都(今揚州市)縣令許伍為接駕,急命揚州民間銅匠精製一小銅爐,內置火炭,呈送給隋煬帝取暖,隋煬帝即興命名為手爐。兩種說法,似乎都有些淵源,但又不確定,相比後一種說法,似乎更確信一些。因為在唐詩裡,手爐已很常見。白居易寫過手爐:「醉依香枕坐,慵傍暖爐眠。」
據說中唐時期,手爐已成為官宦人家的室中用物。及至宋代,城市裡設有香藥局,售賣專供焚香和手爐使用的炭餅。北宋年間,手爐已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民間百姓普遍使用的取暖器具。當時手爐多為青銅材質,偶有銀、鐵、瓷,器型以「簋簋之屬為之」,即方圓二式,裡面放火炭或尚有餘熱的灶灰,小型的可放在袖子裡「熏衣炙衣」。
手爐的製作,在明清時期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早期的銀、鐵、瓷材質被大大減少,而廣泛用銅。一來因銅的傳熱性較好,捧在手上更為暖和;二來銅材細緻光滑,色澤晶瑩,且柔中帶剛,富有延展性,於製造工藝上有著更大的發揮餘地,製成的手爐也不易鏽蝕和裂壞。
尤其是明代的制爐工藝日臻成熟,湧現出大批名家巧匠,其製作的手爐,格調高雅,精美絕倫,形、藝、韻、意俱佳,堪稱工藝品中的珍品。爐體皆厚重,線條清晰,刀法流暢,常用一整塊厚厚的銅料,敲打出來一把手爐,爐柄上絲毫沒有焊接的痕跡;而清代手爐,因傳入宮中,一躍成為皇家御用品,身價倍增。從而使手爐的製作升級,集多種工藝於一身,開始變得花哨起來。僅材質又多了漆器、琺琅等品種,工藝上還採用了掐絲琺琅,手爐的裝飾更加精美。
到了民國,手爐的製作又趨於簡單,形狀和紋飾開始單一化。為了減少成本,連銅料也薄了起來,之後隨著新的取暖工具的出現,手爐也漸漸退出了人們的生活。
手爐家族中,最上檔次的當數明代和清早中期作品,尤其是名家製作的手爐,融雕、鏤、刻、鑲、磨等工藝於一身,匯詩、書、畫、印於一器,不僅是實用器物,更是齋房文玩,極富文人書卷氣,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內涵與收藏價值。
晚明嘉興名匠張鳴岐是一代制爐名家,他製作出一種銅質勻淨、光澤古雅的水磨紅銅手爐,人稱「張爐」。張爐,選用精煉紅銅,銅質純淨,可塑性強,光澤柔和,造型樸實而富有變化,為人們所重。據《鑒物廣識》、《新溪雜詠小集》、《梵天爐叢錄文物》記載介紹,張鳴岐製作的手爐厚薄均勻,花紋精細,整爐不用鑲嵌或焊接,全用鎯頭手工敲打出來,爐蓋上的雕鏤很細,但用腳踏不癟。蓋子十分緊密,雖然用了很久,也不會鬆動。尤其令人驚嘆的是爐中炭火雖然燒得很旺,但摸上去卻不燙手,熱度與炭火不熱時一樣。
而另一位晚明銅器名匠是胡文明,他以純正的皮色取勝,擅長鑄造銅爐,並能按古式製造彞、鼎、尊、卣之類銅器。所做手爐器物式樣高古,精美撩人,人稱「胡爐」或「胡銅」,時譽極高,為世珍重。
除此以外,明清時製作手爐的名匠還有王鳳江、周文甫、蔡家、蔣抱雲、徐守素、王吉、潘祥豐、趙一大等,「皆名聞朝野,信令傳後無疑」。
清宮手爐是皇室御用品,是彙集了全國優秀匠人的智慧打造而成,也常常是手爐中的精品,製作工藝多以銅質鎦金或掐絲琺琅為主。掐絲琺琅是在金屬胎體上,用細而薄的銅絲焊在圖案輪廓上,在其內外填充各種顏色的琺琅釉料,經燒制、打磨、鍍金而成。裝飾內容都是具有吉祥意義的鶴鹿、雙蝠、花卉、壽字等。清宮琺琅手爐美在裝飾,特點均是在腹部進行若干個開光,光內彩繪不同的寫實花卉和動物圖案,並富有吉祥之意,如鶴鹿同春、三羊開泰、吉慶有餘、歲寒三友、富貴牡丹等;光外飾以色彩艷麗的纏枝花卉紋。
清銅鏨花瓜棱手爐
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銅手爐已退出生活的舞臺,逐漸被人遺忘。但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銅手爐開始在書刊雜誌和拍賣場上頻頻亮相,它豐富奇異的造型,精湛華美的工藝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與古代人看重手爐暖手功能不同,今人更重精品古董手爐的欣賞性。工藝精美的明清銅手爐,在藝術品市場行情日趨向好,眾多收藏者爭相購藏。近年來,各地拍賣會上的銅手爐行情令藏家和賣家心情振奮。
成交價最貴的手爐,是在2005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中成交的一隻明末局部鎏金人物紋手爐,估價80萬至100萬港元,最後以303.2萬港元成交。這隻手爐爐蓋上的亭臺人物栩栩如生,更為重要的是上面還有「雲間胡文明制」刻款。除了胡文明的款識之外,在目前拍賣市場上,較受追捧的還有「張鳴岐制」、「潘祥豐制」等款識。
清宮手爐也備受關注,一隻「大清雍正年制」楷書款銅鏨龍紋手爐在2009年北京翰海十五週年慶典拍賣中,拍得135.52萬元人民幣。而頗有清宮特色的琺琅手爐也表現不俗,在2010年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上,一隻清中期掐絲琺琅團鶴紋手爐,以47萬人民幣成交。
不過,手爐收藏日漸升溫後,大量贗品也應運而生。收藏者需擦亮眼睛,鑒別時可視手爐的底足,如露有黃銅的,多為清末民國之物品。如紫銅,若有古樸厚重之感,紋飾素而精,一般來說可達明代;若輕薄而紋飾花妙,大多為清代手爐。也可從鏽色著眼。可以用加鹼的開水刷刷看,如為偽鏽,立即掉落。且偽鏽多深淺不勻,不能與器體融合,用手摩挲沒有滑爽之感。另外,手爐基本上是手工製作的,而仿品絕大多數均是澆鑄而成的。因此也可以從底足與爐身的焊縫、爐蓋網眼的做工上加以區別。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白居易的這首詩,描繪了先人們冬日團坐,圍爐夜話的美景。對他們來說,不管是小火爐,還是小手爐,器物給予人的感受,以及由此傳達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對生活的滿足,從來都比今人來得切膚和真實。今人只知空調送暖,卻不會對它產生喜愛欣賞之心,恐怕是不能體會古人之於手爐的感情了。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