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請為「留守子女」幹點真事兒(圖)

 2014-06-05 12:1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不讓留守兒童跟隨父母讀書。可憐農民工為城市奉獻兩代人了,就是不給人家換戶口。

【看中國2014年06月05日訊】昨晚我全程觀看了央視「六一兒童節」文藝晚會。其中有一個節目是通過魔術讓一名留守女孩兒一家三口團聚。只是很遺憾,這位魔術師沒辦法讓全國幾千萬留守兒童都跟他們的爸爸媽媽團聚。

我也看了央視其它兒童節新聞,有一個民政(公安?)部門搞了一個「敦促在外打工的家長回家看看孩子」的活動,有一個讓留守兒童進城參觀城市學校的活動,還有一個好像也是組織留守學生進城參觀各種文化設施和城市建設的活動,總之都是讓孩子走出家門,進城開開眼,因為他們在家裡什麼也看不到,太可憐了。

但是我敢說,這樣的活動只是為了「做新聞」才舉行的,鏡頭以外再也不會有同樣的「節目」,它的覆蓋率不足留守兒童的百萬分之一!

什麼叫「作秀」?看了這樣的新聞就不用語言學家再費口舌。

說句實在話,留守兒童真的很可憐。他們雖然與父母還保存著經濟撫養方面的關係,但在精神(包括親情)上就等於被父母所拋棄。他們吮吸不到母親的乳汁,感受不到母親的體溫和特殊氣味,同時也感覺不到父親大山一樣的肩膀。另一方面,在孩子整個成長過程中,不但需要父母的慈愛和關照,還包括嚴格要求、嚴格訓練,父母還充當第一任老師的角色。然而留守子女這一切都缺失了,他們就成了即可憐又不招人喜愛的,有著人格缺陷的一群。

——比如他們不知道想念父母。過去我們那時候,走三天就想家想得要死,女生往往哭鼻子。如今農村的孩子對父母「來去無牽掛」——離別習慣了。

——比如他們不懂艱苦樸素。過去我們那時候,餓得發昏手裡的錢都捨不得花,從來不跟大人鬧著買衣服。你看現在,沒有錢騙著花藉著花,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完全是臭美一族。

——比如他們已經不把分數當回事。過去我們那時候,考試差了不敢跟大人說,女生哭成一片。現在你看吧?考試睡大覺,開卷考試都懶得翻書……

總而言之,這一批留守子女將來既是親娘老子的累贅,也是社會的包袱。說嚴重點,他們之中的一部分就是什麼也不懂什麼也不會,又不願意出大力流大汗的大傻蛋。你說將來怎麼辦?

到底怎樣解決留守子女的問題?那就是盡快讓他們跟父母親生活在一起。

第一,要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就得盡快廢除該死的戶籍制度,允許「在哪兒生活就在哪兒就學」。

我真佩服「八路軍」能夠把錯誤進行到底的精神!上世紀五十年代為了「節約」糧食以保證對城市的供應和出口,把農民列為二等公民,並且永遠固定在土地上,搞了一個臭名昭著的戶籍制度。這個對部分社會成員嚴重不公的制度居然堅持六十年不動搖!前三十年人口不流動,對於孩子就學影響不大,現在人口遷徙這麼嚴重,居然還不讓孩子跟隨父母讀書。可憐農民工為城市奉獻兩代人了,就是不給人家換戶口,你良心都讓狗吃了?教育部不是說「平衡城鄉教育資源」嗎?你讓留守子女隨父母在城市裡入學,不就是「平衡資源」的一項措施嗎?這教育部難道腦子進水了,只認為「把錢劃撥到農村」才叫平衡?

「劃撥農村」你也「劃」呀?我咋沒見著我們這兒有一部接送學生的校車?和免費供應的午餐?!

第二,要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就得盡快讓農民工們富起來,讓他們買得起房,在城裡有房住。

如今城市框架一天天變大,基礎設施一天天變好,居民小區的樓房一幢幢拔地而起,可以說這都是農民工的汗水結晶。可是農民工進城三十年,哪兒是他們的家園呢?農民工把城市扮靚了,建好了,城市卻拿去發財,把「有功之臣」扔在工棚裡!請問「八路軍」,這是因為農民工的汗水不值錢呢還是你們的政策不對頭?你們把房價抬高再抬高,讓有錢人因為炒房大發其財,卻不「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你哪兒是為勞苦大眾謀利益?你簡直是和有錢人合謀,剝削廣大的農民工!

我問你:你敢像香港、澳門和臺灣那樣按人頭兒發錢嗎?你敢把城市企業的出口退稅用作提高農民工的工資嗎?你敢不救樓市嗎?你敢把供應樓市的土地放開嗎?你敢把農村的土地權還給農民嗎?如果這些你都做了,農民工就能在城裡買起房,把老老少少接過來。

你們犧牲廣大農民工的利益,又假惺惺地關注「留守子女」,好在咱中國的農民習慣了剝削與壓迫,否則他們也會罵娘!

有人說要想長期統治一些人,就必須讓他們為生計奔波。一旦他們騰出手來,就會跟你要得更多。

為了你們的長治久安,看來還真不能讓農民工富起來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作者博客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