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別名又稱淮山、山薯、薯蕷,是我們日常喜歡食用的菜,也是中醫經常使用的中藥。山藥作為藥材,有滋養脾胃,補氣養血,補虛抗衰,扶正祛邪等作用,是中醫溫補、平補的中藥藥材。山藥在全國的分布很廣,以河南省產量最多,福建省所產的山藥體形最大,山東、河北產量也較大。山東西部盛產的細長毛山藥要算當地的一大特產,主要產區在嘉祥一帶。山東鄒平的長山山藥為最佳,明、清時是作為「貢山藥」而保護的。山藥的模樣貌不驚人,土褐色的外皮,外形呈較細的圓柱狀,肉白而堅,咀嚼時口感微酸發粘。據《本草綱目》記載,山藥性味平、甘、無毒,有益腎氣、強筋骨、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潤皮毛、治泄精等功效,是一種上等的保健食品及中藥材料,在東南亞一帶,自古被廣泛地作為醫療食補之材。
作為高營養食品,山藥中含有大量澱粉及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葡萄糖、粗蛋白氨基酸、膽汁鹼(choline)、尿囊素(allantoin)等。其中重要的營養成分薯蕷皂,是合成女性荷爾蒙的先驅物質,有滋陰補陽、增強新陳代謝的功效;而新鮮塊莖中含有的多糖蛋白成分的粘液質、消化酵素等,可預防心血管脂肪沉積,有助於胃腸的消化吸收。更值得一提的是,山藥更是一種天然的纖體美食。它含有足夠的纖維,食用後就會產生飽脹感,從而控制進食慾望。其次,山藥本身就是一種高營養、低熱量的食品,可以放心地多加食用而不會有發胖的後顧之憂。
新鮮山藥容易跟空氣中的氧產生氧化作用,與鐵或金屬接觸也會形成褐化現象,所以切開山藥最好用竹刀或塑料刀片,先在皮上畫線後,再用手剝開成段。切口處容易氧化,可以先用米酒泡一泡,然後以吹風機吹乾,促使傷口癒合,再用餐巾紙包好,外圍包幾層報紙,放在陰涼牆角處即可。
山藥烹飪方法很多,而不同的做法有不同的滋補療效。
冰糖山藥
配方:山藥0.75公斤、冰糖3/4碗、清水5-6碗製法:將皮削去並切成方塊,加進冰糖、清水先用大火煮滾,再改小火煮爛(約40分鐘)即可供食。特點:山藥軟嫩香甜,並有健脾、除濕、益肺固腎,益精補氣之功效。
西紅柿炒山藥
材料:山藥、西紅柿、大蔥、植物油、糖、鹽、味精。
準備工作:將山藥去皮洗淨切片;西紅柿切塊。
做法:
1、鍋內倒入適量植物油;
2、油燒開後放入蔥花爆鍋;
3、將切好的西紅柿倒入鍋內煸炒;
4、炒至西紅柿成為漿狀,加入切好的山藥片煸炒幾下,然後加入適量的水,蓋上鍋蓋稍住片刻,開鍋後放入鹽,味精。根據個人口味適量添加糖。炒勻後即可出鍋。
心得:如果能將山藥炒前用水焯一下,口感會更好。
山藥粥
山藥粥:生山藥15克,研為細末,大米50克煮粥食用,每日1∼2次。治糖尿病、腹瀉、消瘦。
山藥小麥粥:淮山藥60克,小麥60克,米30克,武火煮沸後,文火煮至小麥熟爛。
功用:養心陰,止煩渴。用於糖尿病心陰虛者,可見有心煩口渴、多飲多食、小便頻數量多等表現。小麥為高纖維食物,能明顯降低血糖。
爆炒山藥肉片
山藥去皮,斜切為片備用。瘦豬肉切片備用。大蒜切片備用。
起油鍋,入蔥薑花椒八角爆香,入肉片翻炒,加鹽、生抽,至熟,盛出。
再起油鍋,入蒜片爆香,加醋,烹出醋蒜香味,加入切好的山藥片和鹽,翻炒幾次後,入炒好的肉片顛杓數次,加味精,淋香油即成。
(註:此菜只有蒜香,卻沒有生蒜的味道。不愛吃蒜的朋友盡可放心)。
滑炒山藥
山藥去皮,斜切成片。濕澱粉加入雞蛋、鹽、味精、料酒調勻,加入山藥片,使之沾勻。
清水鍋加熱,待水將開未可,鍋中水大量冒泡時,將調好的山藥入鍋內「滑」住外層,然後根據自己的愛好習慣清炒就成。
為使此菜更為誘人,讓本來色彩稍差的山藥菜更美觀,達到「色、香、味」俱佳的要求,可以在盤邊配「襯菜──如點綴櫻桃、小西紅柿,綠葉菜,擺出多種花色,使其更美觀,更引人食慾。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