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轉型8年不成功原因何在?
【看中國2014年11月09日訊】中國經濟轉型8年,為何不成功?筆者認為,主要是中央每次問計「廟堂」而非「諸葛亮」。
諸葛亮不在廟堂而在草屋,所以,看看每次總是問計於國家智庫的名家,但是,就是沒有促進轉型成功過,8年都沒有成功,那麼,是否該改變問計草屋的諸葛亮呢?
比如,近日的中央問策座談會,8名中有4名是經濟學家,其中兩名是鼓吹穩增長再改革的金融業就業的經濟學家。
可是,中國轉型主要不是銀行、保險、股市、期貨等金融轉型,而是實體企業如何轉型,所以,問計問錯了對象。8年來,中央一直問計問錯對象,所以,導致8年經濟轉型都沒有成功。
今年,當轉型8年沒有成功過的東莞想通過「創意+優質製造業」打造自主品牌時,早已是自主品牌的泉州卻出現大量發展瓶頸。
由此空間,發展自主品牌未必有效。大量中小企業有許多是自主品牌,還不是一樣面臨大量倒閉?溫州很多家族企業不就是自主品牌嗎?請問,溫州經濟現在怎麼樣呢?
當同行出現大量同質化企業時,自主品牌就沒有效果了。
國內還有一個主流聲音,騰龍換鳥能夠促進經濟轉型,比如,用新興產業替換傳統產業,佛山就是如此。的確,佛山一度成功過,但是,現在也不見大量世界品牌、世界名牌。即使是諾基亞、愛立信、摩托羅拉、黑莓等等,還不是被收購、被消滅?
問題是,國內很多省、直轄市、自治區進行大量高新區開發,現在面臨同質化了。那麼,騰龍換鳥又失效了。
國內還有一個主流聲音,就是技術研發,發明專利,如此,就能執市場之牛耳。問題是,三星擁有的8核、面板等方面的優勢,本來可以製造大屏智能手機售價低於蘋果100多美元就能夠成功,本來通過製造2000元到4000元人民幣的智能多款手機,就能壓制中國乃至全球智能手機製造商,但是,就是沒有製造。
所以,有研發專利沒有製造也是空談。
2007年夏天開始,中國出現豬肉、食用油、石油拉動的高通貨膨脹,但是到2008年1月份,由於2007年上半年並沒有通貨膨脹,那麼基數低,自然導致同比出現高通脹。
但是,筆者發現,豬肉、食用油2008年1月份價格與2007年下半年是一樣的水平價格,實際上就是說,這兩樣已經漲不動了,那麼,不宜緊貨幣政策了。
但是,央行還在緊貨幣,結果2009年全國兩會,央行緊貨幣政策成為全國兩會委員猛批的對象,迫使央行周小川乃至央行委員余永定說,真正的智慧在民間。
近來,國家想打造一批智庫,追求國際影響力、知名度,可是,如何才能形成國際影響力、知名度呢?他們從美國智庫取經,比如研究觀點獨立性,不要被政治控制,要有資金扶持,等等。
但是,就是沒有切中要害,解決經濟難題,才是智庫取勝的核心資本,否則陷入基金會,沒有意義了。
哪些經濟難題要解決呢?比如中國經濟如何轉型才能快速成功,歐洲經濟靠什麼帶來反轉,美國經濟如何擺脫困境,等等。
很明顯,目前中國將智庫定位成國際學術交流、經濟報告、全球營銷、知名度等等,顯然忽略瞭解決經濟難題的能力才是智庫價值的關鍵。
綜上所述,中國經濟轉型之所以8年沒有成功,主要是中央問計於廟堂,這些廟堂經常在各大媒體亮出觀點,實際上,該亮出的觀點已經亮出來了,也就那麼點小玩意。而不肯頻頻亮相各大媒體,怕自家的絕活、絕技、獨門偏方流露江湖,這些名家智慧大師才是真正的諸葛亮。
顯然,中央8年來問計問錯了對象,沒有問民間的「諸葛亮」。民間的諸葛亮顯然對國際經濟國內經濟、宏觀經濟微觀經濟中觀經濟、金融研究實體研究均瞭然於胸,而且能夠打通、整合這些研究範圍,提出一連串獨家方術醫治經濟。
一個經濟體從來都不問計即舉辦綜合性經濟研究又偏重於解決經濟難題的民間「諸葛亮」, 所以,8年經濟轉型不成功。
代工到自主品牌到發展瓶頸,騰龍換鳥,技術創新,都沒有成功。一句話,中央問計只問計了花拳繡腿,沒有遇到諸葛亮進行問計。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