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企在海外的三大致命缺陷

【看中國2014年11月13日訊】正當官方媒體為中國首次獲得墨西哥大型高鐵合同而歡呼的時候,墨西哥總統涅托11月7日突然決定取消由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牽頭的合資財團中標的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羅高鐵項目合同,並重新啟動招投標程序。為了進行新的招標,吸引所有感興趣者都能參與競標,工程招標將開放長達6個月,從而使得該項目延期實施成為鐵板釘釘的事。

中國鐵建11月3日從墨西哥政府獲得該項目建設的授權,但幾天後就風雲突變,直接原因是墨西哥反對黨國家行動黨對中國鐵建牽頭的財團得到該項目提出了質疑。墨西哥國家行動黨認為,這次競標最終確定的項目建造價格太高,並且墨西哥政府沒有給予其他有興趣競標的公司足夠的準備時間,項目招標過程缺乏透明度,與中鐵、南車合作競標的墨西哥公司中有一家和政府頗有聯繫,其老闆是1994年卸任的前總統卡洛斯(Carlos Salinas Gortari)的親戚,且該公司還為涅托提供過總統競選資金支持,雖無直接證據佐證,但墨西哥政府仍無法排除腐敗的嫌疑。

而包括日本三菱、法國阿爾斯通和德國西門子在內等16家退出競標的企業也發出抗議,認為該項目從招標到截標的時間僅兩個月,對其他企業不公平。

11月12日,署名切格瓦斯的作者在題為《中國高鐵中標被撤幕後:墨西哥總統豪宅醜聞牽出中企合作方》的文章,捅出了一條秘料:涅托價值700萬美元的私宅,乃是登記在Higa建築集團名下的IIC公司。該集團的另一家子公司Teya建築公司,便是與中鐵建組成聯合體的四個墨西哥公司之一。文章指出,這個Higa建築集團,在培尼亞當墨西哥州州長期間時,拿下了80億比索(約合6億美元)的政府建設項目,後來培尼亞競選總統,該集團更是出錢出力出飛機。

這篇文章證實了反對黨質疑該工程項目幕後存在的腐敗嫌疑,並非空穴來風。

國際輿論和學者從各種角度分析了中國中標的墨西哥高鐵項目被取消的原因。另一位中國財經學者葉檀在昨天的文章中認為,「中國此前的低價名聲,以及不為盈利惡性爭奪市場的做法,敗壞了自己的市場,在波蘭等地的調整公路工程毀壞了信用,而在沙特等地又過度吃虧。」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標和項目運作缺乏「完整而可信的商業邏輯」。

高鐵項目是墨西哥執政的革命行動黨競選時的承諾,也是墨西哥反對黨和民眾都支持的項目,建設該項目勢在必行,對於執政黨來說更有其迫切性,因為墨西哥即將迎來中期選舉。涅托在即將訪華出席APEC峰會、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之際,不惜面臨尷尬取消中國企業中標的高鐵合同,很顯然國內政治因素是主要原因。在反對黨和國內輿論強大的壓力下,為了自己在剩下的任期順利執政,在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中為執政黨獲得更多選票,涅托需要極力塑造革命制度黨政府更透明的形象。

另一方面,中國企業在此次國際競標達成協議後又被強行逐出,教訓可謂深刻。正如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和參與投標的中國鐵建所強調的,「中方企業在參與該項目招標過程中,始終遵守墨西哥政府公開招標程序和要求,投標內容也符合墨方標書規定。」表面上看與中國方面毫無干係。

然而,從此次墨西哥反對派和輿論所指出的事實可以看出,中國企業至少有三個致命傷。其一是,到目前為止,有實力在國外參與重大項目競標的大都是大型國有企業或者是具有明顯政府背景的企業,此次參與競標的中國鐵建和南車更是兩大企業合資而成的巨型國企,人們認為國有企業受到中國政府干預,會對其國家主權和國家安全帶來威脅。

其二是,中國國企將在國內屢試不爽的一套商業運作模式照搬到海外競標中。在法律制度約束和體制制衡匱乏的情況下,中國商業運行中存在著普遍的腐敗現象。雖然在近期的反腐運動影響下已有所遏制,但並未根本消除其生存土壤。在此次墨西哥高鐵競標中可見一斑。據墨西哥國內爆出的新聞,參與中國企業競標的墨西哥合資企業之一的Teya建築公司,是Higa建築集團名下的子公司。該集團是總統涅托政治金援的提供者,而且兩者存在腐敗關係指控。這可被認為中國競標企業基於國外環境下採取曲線方式實施賄賂。

其三是,中國企業也慣於將在國內的惡習帶到國外,熱衷於以非常規方式在非透明的招標過程中參與國際投標,以非對稱優勢取勝。墨西哥政府如此配合,很可能是雙方在此問題上達成了默契。在國內這種現象相當普遍:為了向自己中意的企業傾斜,故意壓縮招標時間,在招標方式上做手腳。

中國國有企業海外運作的模式為其帶來了壞名聲,也損害了中國企業和中國的整體形象,為中國海外投資的戰略遠景蒙上了一層濃重的陰影。這也決定了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運營的深刻現狀:國有企業更願意、也只能在市場經濟秩序不規範、政治制度不成熟的某些發展中國家獲得機會,卻被西方發達國家拒之門外,而寥寥可數的私有企業的海外發展之路也備受此拖累。

從這種海外運作模式中吃虧的例子不勝枚舉。

國際媒體10月份報導,委內瑞拉自2006年以來,接受了中國500億美元石油支持貸款,但因其償還能力有限而拒向中國如期還款。委內瑞拉全國性報紙公開稱,該國不再需要每日向中國出口33萬桶石油以償還貸款。相反,小型投行BancTrust表示,PDVSA現在向中國出口石油量的多少,完全由其自己決定。另外,貸款期限已在當前的3年基礎上延長,可能是無限期的延長。中國商務部後來已證實了這一變動,並指出這是應委內瑞拉的要求而做出的。

同在10月,有媒體曝出,已運作長達數年的中朝鴨綠江跨境大橋也由於中朝政治關係趨冷而被朝方單方面終止,這座大橋的中國部分已如期完工,後續工程也在建設之中,中方對項目前景抱有很高期待,然而朝鮮在勒索中國提供資金遭拒絕後,拒絕啟動朝鮮一側大橋的建設,那裡至今仍是一片菜地。

更早些時候,中國媒體報導,吉爾吉斯斯坦宣布拒絕中國企業修建中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鐵路的計畫,導致該項目陷入僵局。而建設橫跨中國與中亞的大鐵路構想提出已有十多年,最終也是在上述因素影響下,受到吉爾吉斯斯坦國內干擾以及在該地區具有重要地緣利益的俄羅斯暗中作梗而取消。

然而,中國國有企業參與這些發展中國家的國際競標和商業活動,也是一把雙刃劍:它一方面為中國拓展了市場,但另一方面也由於這些國家的市場體制普遍不完善,亦廣泛存在腐敗行為。為了取得商業項目,中國國企不得不將國內的一套模式完全複製到國內外,失去了從國際貿易中提升企業形象、文化和運營體制的良機,並在國際貿易和項目運作中飽受腐敗政府的掠奪,增加投資成本,在減少收益的同時,也為工程質量帶來隱憂,從而形成了惡性循環。結果是,中國企業對這種商業模式的依賴越來愈深,難以自拔,對自身以及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的長遠實施具有極其負面的影響。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