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5年04月23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木子編譯報導)據《外交政策》4月20日報導,中國網民在網上發布評論和消息按下「發表」按鍵前他們都會想些什麼呢?專家,學者和網民們花了幾年的時間來解析不斷變化的中國網際網路規則。曾有一個人因轉載超過500次「有害」的傳聞而被追究刑事責任,而儘管中國政府已經發布了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規則規章制度書籍,能說的和不能說的,說了不該說的會得到怎樣後果的界限也是十分的模糊,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政府喜歡這樣做。
但一個敏銳的觀察者依然勾勒出了一些中國網路的規章。在發布消息前中國網民可能需要考慮一些基本問題,像是這條消息被傳播的可能性有多大,會不會與當局的政策背道而馳,以及會不會引起別人的共鳴和可能產生的後果。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可以幫助網民來確認自己的消息是否會被平安無事的發布出去。而另一方面發表的言論可能被當做是會引起社會連環效應的負面影響,而被刪除賬號,拘留,甚至是逮捕和定罪。下面的流程圖,是根據我多年中國網路空間的發展經驗總結,提供了一點可能會決定一條消息或者是一個作者的命運的思慮。
這張圖上有幾個節點需要特別說明:
成為中國網際網路上的名人並不一定是可取的,所謂「大V」或者是知名的社交媒體評論員,會更加容易被詳細審查而被判入獄。因此,他們在公共平台上發布任何東西之前更應該多加考慮。
不是批判政府而是激勵個人在主要的公共問題上作出改變的帖子也會被審查。例如,3月初一個似乎是政府批准下的環保記錄片《穹頂之下》引起了全國對於污染問題的廣泛討論之時發出的評論,也被禁聲。
讓人們上街的帖子更是會被嚴厲打擊,就算是與政治無關也面臨一樣的結果。2011年3月,當局審查了一個關於鹽可以防鄰國日本福島核泄漏輻射的帖子,因為這個謠言已經導致了商品交換的正常進行。
中國政府希望網民能夠透露共產黨的貪腐實例,但並不是公開的講。
當然,上面的圖片是不會也不可能全面的概括出審查的情形。例如,一個評論者如果有一個強大的靠山,他的就評論就可以挑戰當局能夠容忍的極限,而相反的,那些有著社會活動家經歷的評論者們的任何帖子都會引起懷疑。超越審查的後果太不確定和繁雜,所以很難在視覺上表示。
另外值得強調的是,大多數的帖子都被遺棄了。但是通過殘酷考驗倖存下來的帖子,不僅要考慮編寫要遵循法律,還要避免話題牽涉到反對敏感的政府政策和當地的政府官員。這也導致了地方性的自我審查,特別是當話題涉及到任何一點點有關政治的問題時。反過來,這也使得中國的網路空間不太可能舉辦那種國家辯論和運動,2013年末開始政府加強了對網路言論的控制,現在中國的網際網路用戶只是利用網路來進行娛樂和電子商務,而不是使用網路作為平臺來就主要問題進行演講和辯論來塑造國家未來。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