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貶值貨幣戰一觸即發?(圖)
中國試圖把匯率政策當作應對增長疲弱的工具,是否引發貨幣競相貶值?
【看中國2015年08月14日訊】中國人民銀行8月11日宣布改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而導致人民幣出現接近2%的一次性貶值,是自94年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此舉引發市場的動盪和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在那之後,人民幣繼續貶值,使當局放鬆人民幣管制的決心面臨挑戰。中國當局是否做好了讓人民幣的匯率更加市場化的準備?為什麼選擇在當前這個時機讓人民幣貶值?此舉對於中國以及全球經濟會帶來什麼影響?是否會引發新一輪的貨幣競相貶值?
表面上來看,中國央行此舉似乎實現了雙贏,達到一箭雙鵰的目的,即既讓市場力量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又刺激了出口行業,有利於提振疲軟的經濟。但是在推動人民幣貶值剛剛一天,中國當局就採取了干預措施,為人民幣提供支撐,使得他們讓市場力量發揮更大作用的承諾受到質疑。
上世紀90年代末,在整個亞洲出現競爭性貨幣貶值之際,中國保持了人民幣匯率穩定。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北京方面也拒絕貶值,即便中國經濟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出口出現驟降。但現在,隨著中國經濟增長出現顯著而持續的放緩,而人民幣因為與不斷飆升的美元存在不透明的掛鉤而持續受到升值壓力,中國領導人決定冒險一試。
在為什麼選擇這個時機採取這樣一個突然的舉動,前北大經濟學教授夏業良認為,這有兩個直接的原因,一個就是7月份的出口數據同比下降8.3%,另一個就是外匯儲備急劇減少以及資本外逃加劇。他指出,中國當局很少採取這樣突然的舉動。在紐約做過外匯交易的投資分析師、前六四學運領袖周鋒鎖認為,這跟最近中國股市造成的信心恐慌有很大的關係。7月份,國際資本市場對於中國股市的大幅震盪普遍感到震驚,這會動搖市場對在中國投資的信心,這會導致人民幣從此走上長期下降的通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原中國部主任埃斯瓦•普拉薩德(Eswar Prasad)表示:「中國此舉將在全球匯市產生反響,它傳遞的信號是,最後幾個堅守立場的大型經濟體之一可能再也沉不住氣了,轉而投入戰局,試圖把匯率政策當作應對增長疲弱的工具。」
除了與其他國家爆發匯率戰爭的危險外,北京還必須警惕來自華盛頓的政治壓力,美方對於人民幣被低估的觀點一直是貿易摩擦的根源之一。另一個問題是,貶值可能加劇資本流出,今年資本流出在10多年來首次成為中國的一個嚴重問題。
「人民幣貶值幅度尚不足以提高中國的出口競爭力,但足以讓人產生一種感覺,即北京可能已從根本上改變匯率政策,」BMI Research的國別風險和金融市場策略主管斯圖爾特•奧爾索普(Stuart Allsopp)表示。「現在的風險是,投資者對人民幣做出只會走低不會走高的單向押注,開始打賭人民幣進一步貶值,由此帶來人民幣更大幅度走低和更多經濟不確定因素的前景。」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