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大陸上市銀行半年報:壞賬風險已經蔓延(圖)

 2015-09-07 11:4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上市銀行中期業績報告顯示不良雙升。(圖片來源:網路)

【看中國2015年09月06日訊】在A股上市的16家銀行2015年中期業績悉數出爐,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率的「雙升」成為行業趨勢。

根據各家年報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16家上市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為8841億元,比2014年末增加1810億元,平均不良率為1.31%。監管部門數據顯示,2015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10919億元,而上市銀行8841億元的不良貸款佔其比重超過80%。

其中大型銀行的不良貸款暴露加快,不良率最高的是農行1.83%,其次是招商銀行1.5%;不良貸款餘額規模最大的是工行,截至6月末為1635億元,較年初增加389.98億元;其次是農行,為1595億元。

日漸增長的不良資產使得銀行不得不增加貸款減值準備金的計提,這也大規模地「吃掉了」銀行利潤,截至6月末,16家上市銀行的貸款減值準備餘額已達16142億元。儘管如此,面對不良的大幅增加,銀行業撥備覆蓋率還是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由於實體經濟的不景氣,從銀行業的不良貸款分布來看,公司類貸款的不良率普遍大於客戶數量眾多的零售類貸款。且主要集中在產能嚴重過剩領域、鋼貿、煤炭、大宗商品、小微企業等領域。

分行業來看,批發零售業和製造業仍為「重災區」,甚至有銀行不良率已達7%以上。如建行的不良貸款中批發和零售業不良率高達7.09%,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不良率也高達5.29%,製造業的不良率也為4.67%。

分區域來看,傳統的長三角、珠三角由於鋼貿、擔保圈等問題爆發較早,也是此前不良的主要集中區。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銀行業風險也逐漸在向產能過剩行業集中的環渤海地區和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西部蔓延。

中信銀行表示,主因內陸地區以民營中小企業為主,抗風險能力弱,經濟下行期內信用風險加大。環渤海地區產能過剩行業較為集中,產業結構調整加速信用風險的暴露。

保持資產質量的穩定,壓縮不良貸款的規模已成為銀行家們目前的重要課題。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