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奪流動性之戰:股市與債市的賽跑
【看中國2015年10月18日訊】股市與債市通常存在蹺蹺板效應。6月股災以來,銀行理財加大了利率債的購買力度,這催生了債市一波牛市行情。但是近期股市反彈強勁卻未對債市帶來影響,這究竟是邏輯出現了變化,還是量變到質變還需要時間?
資金賣出壓力逐漸到來?
中債登9月託管量數據顯示,廣義基金(主要是銀行理財)繼續大規模增持利率債,如何退出是一個問題。此外,交易所國債託管量增加977億,總量達到5140億,為歷史最高值。
對此華創證券屈慶表示,雖然6月股災以來,銀行理財加大了利率債的購買力度,但不能迴避的事實是銀行理財的成本更高,如果買利率債單純為了配置,是無法覆蓋成本的,只有通過交易才能獲得更高的收益,滿足理財的需求。6月份以來持續的買入,必然意味著後期某個時點開始,銀行理財可能需要持續的賣出,才能獲得投資利率債的價差收益。
當銀行理財加大利率債購買力度的時候,邊際上也有跟風的資金參與市場。銀行理財現在大規模介入利率債,帶動利率下行,一旦後期撤出利率債,又會導致市場出現大幅波動。
不過民生固收李奇霖認為,雖然短期收益率下行是交易盤所主導,因此可能會有獲利了結壓力。但是在房地產開發投資長週期下行,重工業產業鏈產能去化,傳統增長動能缺失的背景下,利率下行是長趨勢。
海通姜超也表示,根據4%-5%的名義GDP增速,信用利差100-150bp,預計16年10年國開債中樞應該在3%以下,10年國債利率有希望降至2.5%。對長期利率創新低趨勢的堅信,意味著長期債券牛市的來臨。
股債賽跑還是股債齊牛?
一般而言,如果股市繼續大幅下跌,自然是支持債券市場的。但是近期股市反彈非常強勁,而債券表現絲毫不受影響,就連前期和股市蹺蹺板效應較為明顯的國債期貨也基本不受影響。而從9月下旬開始,交易所資金利率開始出現小幅回升,與銀行間利率之間的負向差值較之7、8月份縮窄,可能是出現了之前股市資金回流的逆過程。
屈慶相信,股債還是以蹺蹺板效應的眼光去看待,誰將最終勝出,後期應該會有答案。
國泰君安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則認為,宏觀層面經濟增長的不斷下台階,意味著微觀層面資產收益率的持續下行。無風險利率的持續下降使得股票、債券、理財等競爭性資產收益率出現消長變化。考慮到股票是風險資產,無風險利率下降是債牛的充分條件,但只是股牛的必要條件,未來股市的變數是風險偏好的修復。在流動性充裕但又缺乏高收益資產的背景下,股市需要的是再度樂觀起來的理由。
悲觀還是樂觀?
經濟的悲觀預期確實一直存在,並支撐債券市場。一方面是對國內的經濟預期悲觀,另一方面則是前期海外市場大幅波動也引發了更悲觀的情緒。
屈慶指出,宏觀數據並未體現出經濟更差的情況,海外市場波動放緩和大宗商品的反彈都難以找到更為悲觀預期的理由。而在資金面上,儘管銀行間依然寬鬆,但是畢竟資金利率並沒有下降,並且維持在前期的水平,但是長期利率卻大幅下降了。而交易所資金利率更是明顯的反彈。所以對資金的預期似乎也不支持利率的下降。如果資金利率不能繼續下行,那麼客觀上必然會對機構的槓桿行為和長期利率下行形成約束。
姜超認為,各類資產價格的突然上漲其實找不到基本面的理由。這並非偶然,目前的經濟低迷是全球現象,代表的是全球資產回報率出現了系統性的下降,但是各國央行都按捺不住內心的狂野,一直在給經濟灌水,錢一直都在增加,但這些錢又都不願去實體經濟,所以會在金融市場到處尋找機會,導致金融資產價格出現新的輪動,大家都在尋找相對高收益的資產,如同緣木求魚一樣,因此跌多了的隨時會漲,漲多了的也隨時會跌,但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依然趨於上漲,因為金融資產價格的上漲代表的是其潛在回報率的下降,最終所有高收益的資產都會被消滅。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