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銀行債轉股漸行漸近 被視為是緩兵之計

 2016-04-08 12: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6年04月08日訊】路透上個月報導稱,中國將允許商業銀行在不良資產處置領域實施債轉股。農行行長趙歡3月31日在農行業績發布會上透露,商業化債轉股方案正在研究階段,政策或將很快出臺。彭博社報導稱,最快4月推出。

美銀美林認為,銀行層面實施債轉股,只是緩兵之計。這將最終導致更多「殭屍企業」和更多壞賬,並使得更加脆弱的金融體系對人民幣長期前景施加貶值壓力。

雖然從短期來看,債轉股將改善市場情緒,減少短期金融體系內的系統性風險,但從長期角度看,可能存在負面影響。

美銀美林認為,大陸銀行只會審慎及選擇性實施「債轉股」,多數標的企業可能是即將違約或者已經發生債務違約的企業。

為何這麼說?因為針對處於不同狀態中的負債企業,銀行實施債轉股的積極性可能完全不相同。

首先來討論有一定償債能力的負債企業。美銀美銀認為:

考慮到中國《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規定,銀行兩年內對於股權投資的資本佔用風險權重為400%,兩年後是1250%,銀行幾乎沒有動力通過債轉股來解決那些承受短期流動性壓力的債務人的不良債權問題。畢竟,如果需要的話,他們可以在索賠委員會的幫助下將不良貸款延期,然後從中吃利息。

如果銀行選擇對這類企業的債務進行展期,雖然這個選擇讓銀行長期不良的敞口更多,但短期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會降低,並有更好的盈利。

而如果對上述企業實施債轉股,那麼,銀行就需要耗用更多資本,還可能在短期內出現盈利減少的情況。但長期來看,卻可以擁有更為健康的貸款報表。

再來討論已經違約或者即將違約的債務人。

對於這類實體,銀行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強烈動機來實施債轉股,延長這類殭屍企業的生命,讓不良貸款從這類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中清除出去。

債轉股的規模主要取決於違約的債務,而不是銀行自己的意志。因此,鑒於最近的一些債務違約規模,比如財新報導的渤海鋼鐵負債1920億元,我們懷疑,未來三年的首批債轉股規模可能比正在討論的1萬億元大得多。

美銀美林此前曾指出,從全球歷史經驗來看,債轉股並不罕見,因債權人有時寧願債券轉股權,而不要清盤破產,尤其是當借貸人業務規模龐大,且有翻身的潛在能力。

然而,如果企業沒有翻身能力,即使通過債轉股改善資產負債表,身為股東的銀行將來不會同意讓企業關門倒閉,這就會變相拖延本該淘汰的殭屍企業的生命,最終令中央政府提出的供給側改革淪為空談。

美銀美林懷疑大陸銀行會否大規模地採用債轉股,同時,對銀行債轉股成效存疑,不認為這種方式可以解決不良貸款問題。

因為將不良貸款轉為股本,將使銀行喪失收回抵押品的能力,限制虧損,換取欠債公司沒有價值的股份。此外,債轉股的規模不會超過銀行業貸款1%-2%,在不良率高企之際,這個比例的債務消除只能短期內減少不良貸款壓力,而非顯著改變整體前景。

匯豐銀行曾估計,在不影響一級資本的情況下,大陸五大銀行最多只能將總貸款規模的2.2%轉換為股權,而中小型銀行的一級資本不及大型銀行,債轉股空間更小,估計不超過0.6%。

美銀美林此前預計,如果將大陸銀行貸款的1%轉換為股權,以400%的風險權重計算,將帶來3萬億元的額外風險資產。

銀行與貸款人之間交叉持股這種結構在二戰後的日本很受歡迎,但最終被證明失敗了,因為涉及雙方的利益衝突、安全網伸延和將風險轉嫁予銀行。

至於中國,在上市90年代末期至2000年代初,四大不良資產管理公司購入大量不良資產,且能夠從部分債轉股資產中獲利,原因是過去十年的房地產和大宗商品市場處於牛市當中。然而,至今十多年過去了,這種資產管理公司仍有許多之前收購的債轉股資產尚待處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岳爾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