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大陸地方政府怎麼欠的24萬億債?

 2016-04-11 08:3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6年04月11日訊】近日,一篇網文在大陸各網站熱傳。文章中談到大陸地方政府多年來大量借債的來源、地方政府的借債手段等。

這篇題為《中國地方債怎麼欠了24萬億?》的文章提到,從2012到2014年三年間,中國的地方政府性債務分別為15.89萬億(人民幣,下同)、17.89萬億和24萬億。

多年來,大陸地方政府之所以大舉借債,主要是因為1994年中共分稅制改革後地方政府的收支困境,以及中共治下對GDP的一味追求。而大陸地方政府為了借債成立了各種名目的「融資平臺公司」,同時依靠出賣土地獲得巨額收入。

此前已有文章和分析人士表示,大陸地方政府的「融資平臺公司」違約情況時有發生,加上土地出讓過程中的腐敗問題,導致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愈加嚴重。

地方政府為什麼大量借債?

1994年中共政府分稅制改革,就是重新劃分中央稅、地方稅和中央地方共享稅。當時規定,地方政府要將關稅、消費稅等上交中央;營業稅、地方企業所得稅等歸為地方;增值稅收入由中央和地方共享,各分得75%和25%。

據悉,中央稅主要是來源於穩定、徵收相對容易的稅種,而地方稅的徵收難度相對較大。文章提到,1994年中共分稅制改革之後,中共中央的財政收入比重逐年增加,而地方政府開始出現收支不平衡,而且差額逐年加大。

一味追求GDP導致的後果

文章提到,地方的GDP數據是決定地方官員政績和是否有升遷機會的主要指標。一般來說,省級政府在制定GDP目標的時候,都要比中央的GDP目標高。

而據多家外媒報導,中國的經濟情況不透明,中共官方的經濟數據不可靠。李克強曾在2007年3月任職中共遼寧省委書記時,對當時的美國駐北京大使雷德(Clark T. Randt)表示,中國的GDP數字是人造的,因此是不可靠的。

文章引用美國麻省理工大學財政與政策中心的分析表示,從2005年到2014年,大陸各省份的GDP相加後的總和,竟然比全國GDP數據高出7%,這是一種浮誇和造假現象,同時也從中看出「GDP競賽有多嚴重」。

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短期內想拉動GDP並不是易事,所以各個地方政府官員為了政績和升遷,就選擇投資基礎設施、大興土木。

地方政府怎麼借錢?

1995年中共政府的《預演算法》中稱,禁止地方政府發行地方債券,禁止地方政府直接向金融機構借錢。

之後,地方政府開始設立「融資平臺公司」,通常是一些城建公司,這樣地方政府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借錢了。從1998年開始,地方債規模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其中1998年和2009年分別比前一年增長48.20%和61.92%。

審計署的數據稱,從2008年上半年至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增加了5000多家,貸款餘額增多5.68萬億。

公開數據顯示,在2011年之前的13年間,中國地方債增加了36倍。在2008年時地方政府負債5萬億元,截至2013年6月底,達到17.89萬億元,但有體制內人士說,實際規模很可能超過30萬億元。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