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6年05月17日訊】中共黨媒日前再次刊發未具名「權威人士」的專訪評論。內容是分析中國一季度(1∼3月)的經濟形勢和今後的應對舉措。在這篇評論中,這位「權威人士」對中國經濟現狀的強烈焦慮顯露無遺。
中共黨媒在2016年初也刊載過權威人士的專訪。當時在內容上,主要是敦促推進化解過剩產能和淘汰殭屍企業等供給側改革。而5月9日的評論是在中國出爐一季度增長率數據(6.7%)後展開的一問一答。
「權威人士」在文章開頭便強調「今年開局的經濟形勢平穩」,給出了樂觀評價。隨後指出,「服務業比重繼續提升,新模式、新業態競相湧現,一些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快速增長」,看起來似乎是想說經濟運轉保持良好。但之後話鋒一轉,稱「我們面臨的固有矛盾還沒根本解決,一些新的問題也有所暴露」,聽起來很難讓人認為是在對政策進行肯定。
之後,權威人士竟在文中斷言「‘穩’的基礎仍然主要依靠‘老辦法’」。並具體指出所謂的老辦法是「投資拉動,部分地區財政收支平衡壓力較大」。在列舉「民營企業投資大幅下降,房地產泡沫、過剩產能、不良貸款、地方債務、股市、匯市、債市、非法集資等風險點增多」的基礎上,認為經濟風險發生概率正在上升。
這與此前中國官方對一季度經濟局勢的看法有所不同。發布經濟增長率的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的評價是,「國民經濟開局良好」。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共黨媒刊發權威人士言論的9日舉行的會議上,強調了加快「簡政放權」的必要性等,但並未表明政府經濟運作舊態依然的觀點。
到底是什麼人敢於以如此嚴厲的措辭表明有可能被解讀為批評政府經濟運作的言論?不時的在中共黨媒上現身的「權威人士」到底是誰?有觀點認為或許可以想到的是獲得國家主席習近平授意的某人的發言。「權威人士」在採訪中強調的供給側改革正是習近平倡導的方針。
那麼,中共黨媒的報導是否反映了領導層內部的意見分歧,或是意在牽制反對改革的地方政府和官員呢?雖然可以依據這篇評論做出種種臆測,但可以確定的是政權中樞對經濟形勢感到的焦慮。
中國的經濟規模早已成為超過日本的巨大規模。供給側改革的確重要,但如果強行推進,就業風險等副作用也將隨之浮現。或許可以說,指責經濟運作採用「老辦法」的權威人士的措辭也如實反映出在防止經濟進一步惡化的同時推進改革的困難。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