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6年08月06日訊】如今的生活,越來越有「一部手機在手就可走遍天下」的趨勢了。早晨開車上班前,在著名早餐連鎖店的手機app上訂好早餐,到了之後用「蘋果支付」(Apple Pay)秒付;手機綁定的運通卡(American Express)賬單到期了,也能在手機上直接從綁定的銀行轉賬;過去因沒有中國國籍而難以解決的支付稿酬問題也不是問題了,微信從國內可以直接轉賬到位。數字銀行(Digital Bank)技術正在逐漸取代現金、支票和實體銀行等成為美國人支付、理財、投資等的主要金融手段。
這種熱衷智能手機、網路等新金融技術的趨勢,在美國的千禧代(英文millennial,目前18-34歲)群體中尤其顯著。最近,美國《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的首席分析師John Heggestuen調查了1500位千禧代使用銀行的方式和喜好,其中包括使用的工具、進行的操作和使用的頻率等,結果發現(見下圖),千禧代中根本不用實體銀行的佔38%,一個月少於一次的佔26%,二者相加超過了被調查者數字的一半,這些人幾乎不進實體銀行分行。在線技術是他們使用銀行功能的主要途徑,而智能手機為主要操作工具。
美國「千禧代」使用傳統銀行實體營業網點的情況(網路圖片)
美國人使用銀行這越來越數字化的趨勢,已給傳統的銀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越來越多的實體銀行分行被關閉,交易類僱員數目在減少,而且這種衝擊的影響在未來的十年裡還會繼續擴大。根據最近花旗銀行全球展望和對策部有關「金融技術對銀行衝擊」的報告所述,與金融危機前的高峰時(2005年)相比,2015年的銀行僱員人數已有大幅減少(見下圖),美國從293萬人減少到256萬,歐洲從326萬降到289萬,降幅在10%到15%之間。而在2015到2025年未來的十年間,預測銀行還會有30%的裁員,這在整個歐美的銀行界大約相當於180萬個職位,而相對危機前高峰時期的降幅在40到50%之間。銀行和客戶之間的互動渠道將越來越多地轉向手機分銷這個渠道,客戶對實體銀行分行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實體分行會關閉,當然更不需要雇佣分行僱員了,就是自動取款機(ATM)也難逃重蹈電話亭覆轍的命運,現金和支票交易的減少會讓自動取款機變得越來越沒必要,最終也會像銀行分行一樣退出歷史舞臺。
歐(紅色)美(藍色)銀行從業人數變化和未來預測(網路圖片)
世界上其他一些主要銀行的統計數據和研究預測結果與上述結論基本吻合。巴克萊銀行的專家Antony Jenkins最近在談到技術進步對銀行的影響時預測,銀行的技術會越來越趨向自動化,導致「未來的幾年裡分行和僱員的人數將會減少50%左右」,目前巴克萊銀行關閉的分行數已超過了四分之一。加拿大豐業銀行(Scotia Bank)的高管Brian Porter也給出同樣的預言,他認為目前越來越多的加拿大人已經在使用網路銀行或手機app處理金融業務,愈來愈少上實體銀行,目前的統計數據顯示,豐業銀行顧客平均每兩個月才會跑一次銀行,但是使用網路銀行的頻率每一個月就達兩次,使用手機app更是高達一個月18次,並在不斷的增加中,極有可能發展至每日一次。這樣發展下去的話,加拿大的地方小銀行分行將會消失。而且這種變化不僅只發生在加拿大,也會發生在世界各地。到目前為止,蘇格蘭皇家銀行也已經關閉了不少分行。
移動和網路銀行的興起和加速發展對傳統銀行的衝擊已經不可逆轉。目前,全球使用手機的人已經有51億,超過了使用牙刷的人數42億,電腦使用者14.5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使用者也已經有15億,移動支付人口已經超過了使用支票的人口。不僅如此,顧客走到哪裡手機跟到哪裡,不僅能用來購物,還能收集用戶的數據,可以說智能手機比人類諮詢師更瞭解顧客的行為方式。因此,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轉向使用第三方技術公司提供的數字銀行服務,銀行不僅會丟掉分行,還會失去交叉銷售的機會,所以,傳統銀行也可謂正走在窮途末路上,最終能倖存下來的是那些能夠提供最優手機交易技術的銀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靖曄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