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峰繞徑曲,聳石帶山連。花余拂戲鳥,樹密隱嗚蟬」。這是王融的一首迴文詩,也可以倒過來讀為「蟬鳴隱密樹,鳥戲拂余花。連山帶石聳,曲逕繞峰斜。」這首詩描寫了後花園峰繞山連,包容廣袤的無限生機。同時,也表現了古漢語特有的抑揚頓挫,聲韻和諧。
來到美國,到處可見植物園、公園裡一覽無餘的草坪、樹木,悠閑放鬆有餘,而品味意境不足,不如中國園林來得雋永深刻,越發讓人流連中國園林設計中的九曲迴廊、移步換景之美。
我曾經慕名造訪南京的瞻園。瞻園乃金陵第一園,是南京僅存的一組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典園林建築群,與無錫寄暢園、蘇州拙政園和留園並稱為「江南四大名園」。其歷史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前的吳王府,後賜予中山王徐達的府邸花園。徐達的女兒應在此園居住過,後來嫁給朱棣,冊為燕王妃,即後來的徐皇后。
乾隆南巡時曾兩度到此遊覽,並借用歐陽修詩「瞻望玉堂,如在天上」御賜園名,親筆題寫「瞻園」匾額。
瞻園佔地並不遼闊,但布局典雅精緻,有樓榭亭臺,有水池假山,有聞名遐邇的北宋太湖石,有清幽素雅人園門戶牖。《長物誌》曰:「石令人古,水令人遠,園林水石,最不可無。要須迴環峭拔,安插得宜。一峰則太華千里,一杓則江湖萬里。」石令人發幽古之思,水令人有寧靜致遠之感,故園林之中,水、石最不可缺少。水、石布局得迴環峭拔,安插得當。造一山則有華山壁立千尋的險峻,設一水則有江湖萬里之浩渺。
瞻園的假山與石都很有名,園內的假山大多是以太湖石做成。太湖石就是從太湖撈起來的石頭,太湖石以出於水中最為珍貴,長年被波濤衝擊侵蝕,形成許多孔洞,面面玲瓏多致,令人揣摩無度,意境回味無窮。
中國園林造景,妙在將自然山水凝練,濃縮於一園之中。秦始皇建蘭池宮,《秦記》記載:「引渭水為池,筑為蓬、瀛,刻石為鯨,長二百丈」。把渭水引到皇家園林中,形成一個大水池,而後建兩座山,比擬傳說中的仙山——蓬萊、瀛洲。此是何等氣象!
而白居易在《草堂記》中說:「覆簣土為臺,聚拳石為山,環斗水為池」,也是園林中的範式。因地制宜,小中見大、虛實相間、曲折多變!
含蓄美是中國文人士大夫對審美的傳統追求,建築設計如此,做人處事何嘗不是此理?中國人做人多講究含蓄內斂。含蓄美不美?從園林風格可見一斑。含蓄不是左右逢源,而是有內涵的表現。
含蓄是一種寧靜。所謂「曲逕通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古人更喜歡安靜,古代社會比現代要安靜得多,古人也沒有我們現代人浮躁的心態,但是他們卻更加驚醒自己「寧靜致遠」。
含蓄是一種美麗。含蓄是一種隱忍、一種修養。含蓄可以時刻提醒自己舉止有度、收放自如,不可淺薄無知、不留餘地。
含蓄是一種智慧。含蓄是一種內秀,一種意境。所謂「高山流水遇知音」,體現的是一種含蓄的魅力和弦外之音。《列子・湯問》記載俞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中,伯牙於漢江之濱鼓琴而歌,鐘子期卻能知道他彈得是「巍巍乎志在高山,蕩蕩乎志在流水」。
「意貴乎遠,不靜不遠也。境貴乎深,不曲不深也。」中華文化之悠遠精深,怎能不讓人魂牽夢繞、心馳神往!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