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的拜年風俗(圖)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新衣,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之間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到宋代,親朋好友之間會相互送帖致賀,這就是早期的賀年卡。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的一種方式。我們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長帶領小輩出門謁見親戚、朋友、尊長,以吉祥語向對方祝頌新年,卑幼者必須叩頭致禮,謂之「拜年」。主人家則以點心、糖食、紅包(壓歲錢)熱情款待之。拜年的傳統正確時間應該是除夕零點以後,這個時候新的一年真正開始大家互相祝賀,而早於零點就屬於拜早年,而這個時候新年並未到來拜年顯得有點敷衍,如果晚於正月初十就屬於晚年了,這個時候新年的喜慶氣息已經淡去,早年和晚年都屬避免遺憾的應急或補救性質,民間有諺語:「有心拜年十五不晚。」
拜年的習俗
關於拜年習俗的由來,傳說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頭頂長獨角,口似血盆,人們叫它做「年」。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它便竄出山林,掠食噬人。人們只好備些肉食放在門外,然後把大門關上,躲在家裡,直到初一早晨,「年」飽餐後揚長而去,人們才開門相見,作揖道喜,互相祝賀。
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云:「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明中葉陸容在《菽園雜記》卷五中說「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
名帖投賀--賀年卡
在古代,上層士大夫用名帖互相投賀。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佣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係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
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征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意思是說,不要求見面只是希望通過拜貼來問候,因此我的屋中早上堆滿了各種名貴的拜貼。我也隨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貼,世人們只會認為這樣更簡易,但不會認為這是空虛的禮節。這裡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團拜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余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秦漢以來萬千的風首朝賀。自明清開始,拜年次序是:首拜天地神帙,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長,最後全家按次序互拜。對尊長要行大禮,對孩童要給賞賜,平輩間拱手致語。拜親朋的次序是: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因此,走親戚也是民間拜年的一種形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