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背後驚人的利益鏈條(圖)
中國銀行業不良資產的處理背後是完整的利益鏈條。(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7年5月11日訊】中國銀監會5月10日發布數據顯示,一季度末,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74%,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0.79%,撥備覆蓋率178.76%。銀行業金融機構一季度末總資產238.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4.34%;一季度總負債220.4萬億元,同比增長14.51%。
但多年來,關於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和不良貸款餘額的真實情況,始終被專業人士和分析機構質疑。
現在,銀行業的不良貸款也折射出其背後的利益鏈條。伴隨著銀行業不良資產攀升和處置速度加快,兩家在香港上市的國有「壞賬銀行」——中國華融和中國信達,利潤與資產規模迅速攀升。
去年,中國商業銀行共出售超過5,000億的不良資產包,中國最大的兩家資產管理公司(AMC),中國華融、中國信達承接了其中大部分標的。通過階段性經營、債轉股、破產清算、訴訟追償等方式,獲利頗豐。
2016年中國華融淨利潤近200億元,同比大漲三成。中國華融董事長賴小民稱,中國華融是個很賺錢的公司。
中國華融發布的財報顯示:2016年淨利潤為196.13億元,同比增長35.4%。2012年時,中國華融淨利潤還僅為58.92億元,四年時間,中國華融淨利潤漲幅已高達2.32倍。
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成立於1999年,是中共政府為化解銀行體系金融風險而組建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另外三大資產管理公司分別為中國信達、中國東方和中國長城。2006年之前,中國華融對口接收和處置工商銀行的不良資產,2006年之後進入商業化轉型,2012年完成股改,2015年在香港上市。
中國華融淨利潤的快速上漲,與其中標的不良資產規模快速增加有關。中國華融董事長賴小民在業績發布會上介紹,中國華融近三年累計中標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包近5,000億元,其中2016年中標資產規模為2,760億元,年均增速高達150%。「中國華融是個很賺錢的公司」。
不只是中國華融賺錢,另一家在港股上市的資產處理公司,中國信達也很賺錢。2016年中國信達淨利潤為155.1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58%,較四年前的2012年上漲121.31%。
兩家資產管理公司收購的金融類不良資產主要來自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及城商行等金融機構出售的不良貸款。2016年,中國華融中標的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快速增加的重要原因是,中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和處置速度正在快速增加。
據中國銀監會數據,截至2016年底,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高達1.51萬億元,與2013年底相比,大漲155.39%。下圖為麵包財經根據中國銀監會數據繪製的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逐季走勢:
2016年底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74%左右。但研究顯示:如果考慮到商業銀行增加了不良貸款出表力度,那麼銀行實際的不良貸款率高於報表披露的不良貸款率,豐裕的不良貸款儲備卻為金融類債權資產經營帶來了利潤。
中國華融收購的不良資產債權,一般分為重組類業務和處置類業務,在經濟週期的上升和繁榮階段,重組類不良債權資產可以獲得較高的利差和確定性的收益。2012年,中國華融重組類業務的年化收益率曾高達19.4%,但隨著經濟下行和低利率的市場環境,重組率不良資產的年化收益率逐年下降,2016年時其收益率僅為12.1%。
在宏觀經濟下行,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供給增多,折扣增大的背景下,中國華融收購的處置類不良資產業務因此快速增加,其處置類新增收購的佔比從2014年的14%迅速上升到2016年上半年的44%。
據廣發證券研報,充沛的銀行不良貸款為收購處置類業務提供了大量的不良資產供給,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剝離當下主要依靠核銷和轉讓,對於回收難度較大的不良貸款,商業銀行一般選擇公開招標競價轉讓或打包協議轉讓給AMC(資產管理公司)。
據統計,2016年國內銀行業共拋售了5,130億的不良資產包,其中,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佔據了90%的不良資產處置市場份額。
此外,非金融企業的應收賬款淨額也在持續增加,部分企業面臨著負債率高、應收賬款週轉低的困境。這也為中國華融等資產管理類公司收購企業的不良債權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據Wind數據,2016年末,中國工業企業應收賬款淨額達到12.6萬億,較上年末上漲10%。
搶食不良資產生意:地方AMC加入戰團
商業銀行和非金融企業大量的不良資產,為資產管理公司的迅猛擴張提供了土壤。以中國華融為例,2012年其總資產僅為3,150.34億,到2016年時,這一數字已快速上升至14,119.69億,漲幅高達348.19%,擴張速度遠超銀行業。
中國華融資產規模的快速擴張,使其資本充足率快速下降。銀監會對總資本充足率的最低監管要求為12.5%,而在2016年底,中國華融的總資本充足率已經降至12.86%,逼近監管紅線。
圍繞不良資產的定價,銀行和資產公司一直存在博弈,但既有的市場格局裡四大國有AMC居於強勢地位。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曾分析:由於四大資管公司長期處於壟斷低位,因此也掌握著定價權;比如,一筆壞賬可以賣40元,但對方只出20元,這造成了銀行只能賤賣不良資產。
近年來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正快速增加。目前獲得批復的地方性資產管理公司已有60多家,其中33家已開業運作。此外,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公司也正紛紛進入到資產管理領域。
去年上市的江蘇銀行和杭州銀行在招股書中披露:已經有包括江蘇省省資產管理公司和浙江省浙商資產管理公司等省級AMC參與不良資產處置。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