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央行發布貨幣政策報告 新華社唱反調(圖)

 2017-08-14 08:2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日前,中國央行發布了《2017年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其中有一項金融數據值得關注。中國央行以專欄文章的形式對報告做瞭解讀,並否認流動性收緊。8月13日,新華社發文對央行的解讀似乎有些異議。
中國央行對貨幣政策報告做瞭解讀,並否認流動性收緊。(圖片來源:Fotolia)

【看中國2017年8月14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日前,中國央行發布了《2017年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其中有一項金融數據值得關注。中國央行以專欄文章的形式對報告做瞭解讀,並否認流動性收緊。8月13日,新華社發文對央行的解讀似乎有些異議。

中國央行日前發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被輿論認為金融監管進入下半場,意味著有些特別的監管措施將陸續出臺。例如,報告中說,「擬於2018年一季度評估時起,將資產規模5,000億元以上的銀行發行的一年以內同業存單納入MPA同業負債佔比指標進行考核。對其他銀行繼續進行監測,適時再提出適當要求。」

此前市場普遍預期這項監管措施要到2018年三季度才會推出,實際則提前到了一季度,明顯早於市場預期。

報告同時還提到,「隨著市場深化和金融創新,影響貨幣供給的因素更加複雜,M2的可測性、可控性以及與經濟的相關性亦在下降,對其變化可不必過度關注」。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認為,據此可以判斷,短期內,貨幣政策不會因為M2增速下降而進行向松調整。

還有,中國央行再次提及資產管理行業新規,新規已呼之欲出。並且值得關注的一項數據是,6月末超儲率為1.4%。雖然較一季度末的1.3%略有升高,但依然處於歷史較低水平,遠低於2016年2%左右的均值水平,這依然反應出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名義上聲稱「穩健中性」,實則偏緊的貨幣政策的意圖十分明確。雖然中國央行的專欄文章中對今年超儲率的顯著下降作出瞭解釋,簡單來說,中國央行並不認為目前的銀行體系流動性是緊的。

華創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吉靈浩撰文表示,今年以來銀行體系流動性狀況有目共睹,央行這樣的表態意味著市場機構恐怕要做好總量流動性長期偏緊,銀行配置需求長期不足的準備。

根據中國央行專欄文章的解釋,超額存款準備金是金融機構存放在中央銀行、超出法定存款準備金的資金,主要用於支付清算、頭寸調撥或作為資產運用的備用資金。金融機構保有的超額存款準備金佔一般存款的比例稱為超額存款準備金率。超額存款準備金是基礎貨幣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金融機構流動性最強的資產,其數額和比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金融機構流動性狀況,對金融機構至關重要。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金融機構超額準備金率總體呈下行態勢。2001年超額準備金率超過7%,之後總體呈下降態勢,2003-2008年平均超額準備金率在3.5%左右,之後進一步下行,目前超額準備金率在1.5%左右。

8月13日,中國大陸官媒新華社發文稱,「央行‘削峰填谷’的公開市場操作,當前貨幣政策不宜過緊抬高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影響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並且新華社稱,「未來仍不能掉以輕心,要看到,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不小,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較大,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任務艱鉅……」

從中國金融市場的反應來看,7月跨月資金面出現意外緊張,而8月的資金市場緊張局面仍延續著。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8月10日撰文認為,流動性偏緊已經影響到企業融資可得性,下半年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上升和可得性下降很可能進一步發展,其中,中小企業和小微企業可能是受影響較大的群體。

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穆迪日前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季度監測報告》指出,金融體系之間的相互關聯性、中小銀行與影子銀行的關聯性繼續加大,非銀行金融機構流動性依然緊張,某些依賴影子銀行業資金的借款人,其再融資風險逐漸上升。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