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丁文苑】樁木盆景製作(圖)


盆景中的綠色植物。(圖片來源:Pixabay)

盆景是一種特殊的工藝品。製作盆景就是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的工藝過程。例如製作山水山石盆景的工藝過程,大致可分為構思,選材,雕鑿,組合,粘結,植物配置和裝飾配件擺放,最後是養護。

本文專門講樁木盆景的製作過程和有關知識,製作樁木盆景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工藝過程:

設計構思

盆景藝術的製作,首先需要有一個明確的設計構思。包括確定盆景的類型,表現主題,樁景的姿態,盆景做好以後的擺設環境,所選植株原來的生長環境,盆景盆的尺寸,形狀,盆景加工週期,難易程度,加工手段等。這些構思很重要,就像工廠生產產品,必須有設計圖紙和工藝文件,一樣都不可忽視。

當然對於那些具有豐富經驗的老園藝家,不用繪圖也可以作出佳品,是因為他胸有成竹,設計全在他心中,這另當別論。

樁木盆景的選材

作樁木盆景的選材,主要是選盆景盆,選植株和培養土。

盆景盆市面上有售。有各種材料造制的,也有各種形狀規格可供選擇。中國的盆景盆就材質而言,有石質(玉石,大理石,漢白玉等),瓷質,陶質,水磨石等。石質盆景盆造型好看,加工精細,置於案頭雅緻,但價位高,民間觀賞盆景很少選用。較多的人選用陶質,其中以宜興紫砂盆為上品。瓷質和水磨石盆景盆透氣性差,但是內含有金屬骨架的水磨石盆景盆強度高,適合作大型盆景。

盆景的尺寸大小,高低,形狀需依植物具體情況而定,量體裁衣。中國的山水盆景所用盆景盆多選長方形,橢圓形淺盆。而樁景,就要看你種的是何種植物,原來自然生長環境下根系深淺,樁木的樹齡,尺寸大小等來考慮是選深盆還是淺盆。景盆的幾何形狀在設計構思時就要確定下來,以配合樁木表現主題。

樹樁盆景的植株,其種類繁多,常見的有楓,松,柏,柘,火棘,榔榆,紫薇,雀梅,黃楊,黃荊,榕樹,福建茶,紫薇乃至一些果樹,如山楂,桃,李,銀杏,金彈子,石榴等都可以作樁景。樁景植物以樹齡長形體蒼勁,經修整造型上盆以後成活率高,存活時間長為首選。好的樁景樹齡可以達數十年,上百年乃至幾百年,日本有個松樹盆景已經活了千年。

培養土主要根據植物習性選用壤土(有團粒結構的園林土)或培植土。專業製作者常常自行調配培養土。在此須提醒初學者,切忌使用花店裡賣的含有化肥顆粒的養花土,因為這種土不耐久,易吸水,短期使用看不出弊端,但時間一長,不是造成植物枝葉過茂,就是造成盆土板結,損傷根系。對於觀賞花,果的植株,化肥還會影響花色及觀賞價值。

有人喜愛在盆景中擺放配件。須提醒的是配件必須有助於襯托主題,並注意它要與樁景比例得當。再就是飾物不可太多,一兩件足矣。

上盆和造型

所謂上盆就是植株從自然生長的環境下移植到盆景盆中。上盆的時間最好選在春季清明前後,因為這時,在北方室外壞境下生長的植物剛剛度過冬季休眠期,就像人睡好一覺醒來,精力充沛,生機昂然,此時修根剪枝,它有一定承受力。樁景上盆必須修根,整形與造型,而要製作一個好的作品,需要對植株進行多次整形與造型。經園藝者多年能修整好的作品應看不出人工彫琢痕跡,當與在自然環境下經歷滄桑形成的造化極為相似。

修根時要盡量多留主根,上盆一點不修主根是不可能的。但側根鬚根可適當修剪。對於提根造型的樁景,不可一次到位,那樣不易成活。可以分幾次到位,比如第一次先上高筒盆,將主根提起一段,使其高過盆口部位,然後用培養土掩蓋,經養護一段時間,再扒去提根部位的土。進行第二次提根時,將主根在盆口以外部分再拔高一節,直至最後落實到最終的盆中時,扒去主根被提高部位的掩蓋土後,它就完全裸露在空氣中了。以上這個工藝過程行話叫「提根」。經過提根造型的樁景,與野外山崖或小溪岸邊經風雨沖刷,水土流失而自然裸露的樹根極相似。

至於樹樁及上面枝條的修飾造型,就更為複雜和用心。第一次上盆為表現主題和設計構思,必然要剪除一些多餘的枝條,有的還必須在主幹上,造成人為的傷痕。對植株進行有傷害的人工彫琢,切忌急於求成。要等第一次造成的傷口癒合後,方可進行第二次手術。上盆後的樹樁,保留枝條,可以採取綁紮,修剪等方式強迫枝條彎曲或加工,以符合設計要求。

上盆時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就是花盆底部的孔要用瓦片墊好,既要保持能滲出土壤內多餘水分。又要防止盆內土壤流失。方法是在花盆裡最底墊一層粗顆粒的砂子,然後再放入培養土。如果花盆裡積水,容易造成爛根。

養護和管理

新上盆的樁景,要精心養護,因為在上盆過程中對植株已經造成人為傷害,它需要在一個有利環境下進行休養生息一段時間。此時要人為的控制光照強弱,控制光照時間長短,控制濕度,溫度,併進行有節制的澆水。切忌馬上施肥。要讓它有個自我調節與適應的癒合過程。

另外要注意觀察,有無病蟲害發生,如發現蚧殼蟲,蚜蟲,紅蜘蛛,金龜子幼蟲,蝸牛等,要及時採取措施消滅。對於怕蚜蟲危害的植物,要特別注意有無螞蟻寄生,尤其是在室外樹蔭下養護時。因為螞蟻和蚜蟲狼狽為奸,螞蟻吃蚜蟲的含糖排泄物,並會幫助蚜蟲搬家,把它們叼到新生嫩芽嫩葉上,蚜蟲吸吮葉內營養,並以排泄物堵塞樹葉氣孔,影響植物正常發育。對於一些落葉植物(非常綠植物)要特別注意冬季護理。因為植物落葉以後,進入休眠期,新陳代謝減緩,這時要注意控制環境溫度與盆土濕度,盡量使其與在自然條件相似的環境下安全過冬。澆水要適當,如果排水不暢而盆土過濕,易造成爛根;而忽視澆水(特別是在北方室內越冬的盆景)就容易旱死。對於觀形又觀花果的樁景,需要注意花期護理。如室外盛開的花怕風吹雨淋,花開過後應當施以液態營養液,並保證日照,以利果實正常生長。

養了多年的盆景,如果發現土壤貧瘠了,需要及時換土,換土時可以修根,主要去除病根,壞死根,老化根,徒長根。盆景植物換土可使其延年益壽,增長活力。有些對盆景外行的人問:「有的盆景就那麼一點點土,它怎麼能活幾十年,怎麼還能結果實?」其實秘訣就在於換土和護理。對於初學者,換土要保證成活率,可以不要一下子將原有盆土全部清除,可以保留附在根部的土,約佔原有盆土的三分之一,這樣就不會危及植株安全。

中國製作樁木盆景的歷史悠久,在唐朝時,中國的盆景藝術傳人日本,現在日本的樁木盆景取材主要以松柏為主,日本的松樁盆景在世界上也是有名的。中國盆景藝術發展到明清時期達到頂峰。臺灣的樁木盆景植物比較豐富多彩,臺灣的樁木盆景也很出名。在東南亞如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更有人喜歡製作大型和超大型盆景。

中國的盆景藝術在中共當權已後,盆景製作和發展曾遭受到阻礙,特別是「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摧殘和禁止。「文革」以後才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逐漸恢復和發展。現在中國大陸已經進入商品社會,因此樁木盆景的製作發展較快,隨著中外文化交流和旅遊事業的發展,中國大陸也出現了大型盆景展示園。如在江蘇省常州市就出了一個以製作松木樁景聞名的人,他就是盆景專家王永康。他開闢建立了價值過億元的中國規模最大的盆景園--「隨園」,2000年已經建成,佔地150畝,已經陳列了他製作的盆景幾千盆。他曾從老農手中以200元人民幣,買進一棵松樹,經過他十幾年精心加工,養護,製作的《松鶴延年》獲盆景比賽金獎,他的佳作確實很美,一盆的價值高達百萬元。在安徽省歙(she)縣有個鮑家花園,是個徽派盆景園,由黃山盆景協會會長黎堅和他的員工,在2000年才開始恢復重建的,是一個佔地360畝的大型盆景園,他的盆景園有一萬盆盆景,盆景植物種類更多,除了松類以外,還有榕,榆,梅,雀梅,含笑,楓等,他們製作的一個巨型盆景-《江山如此多嬌》長達20多米,種植了26種100多棵植物。他的鎮園之寶是一個老榕樹樁景-《南國風情》,樹齡280年,也是曾獲金獎的盆景,價值600萬,傳說此樹樁盆景的榕樹品種,最早來源於乾隆皇帝贈給原《鮑家花園》主人鹽商鮑啟運的一個盆景。

本文留言

作者園丁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