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1600億?大手筆擴張的中國吉利引質疑

【看中國2018年3月19日訊】在最近10年時間,中國吉利汽車集團發動至少8次海外併購,資金規模接近上千億人民幣;吉利集團創始人李書福,在最近的一場巨額海外收購案中,再次被置於聚光燈下。

李書福近幾年來的公開言論總能引人注目。他先是鼓勵放開「黑車」管制,後大談智能駕駛和新能源汽車,更是直言:製造業的利潤薄比刀片,企業家辛辛苦苦一輩子還不如在資本市場講個小故事。

但這些犀利之言的轟動效果,遠不及李書福剛剛在海外資本市場上掀起的風浪。

2018年的2月24日,吉利集團90億美元收購戴姆勒(Daimler AG,「梅德賽斯-奔馳」母公司)一事轟動海內外。李書福是吉利集團的實際控制人。事實上根據不完全統計,在最近10年時間,吉利發動至少8次海外併購,資金規模接近上千億人民幣。

吉利收購戴姆勒的資金來源,一度成為此次風波的關鍵問題。

儘管李書福,以及吉利集團方面都極力強調,並購資金並非來自國內,而是「通過海外資本市場募集」所得;但媒體報導、市場輿論曾一度出現資金來自地方政府等說法。

有報導稱,此次資金主要來源於中國某地方國資,模式或複製8年前吉利集團收購沃爾沃的方式。另稱,沄柏資本作為財務支持方,幫助吉利集團完成了本次收購。

除了與地方政府成立基金外,吉利亦在收購案前期發行海外債券。此舉也被市場分析人士解讀為與入股戴姆勒相關。

協縱國際策略管理集團創始人黃立沖分析認為,無論是通過海外發債還是其他債務模式,基本上大部分資金都來自境內企業的海外機構,一般而言,境內投資人的海外機構融資規模佔比在70%-80%,真正的海外機構資金規模比例很小。實際上,吉利這部分並購資金與海航、安邦、萬達等資本海外並購併無差異。

受限於人民幣資本外流的監管壓力,一些大型金融控股集團以及舉債大規模海外並購的集團,例如海航、萬達、安邦等不僅叫停海外併購,正在剝離出售海外資產。

吉利的海外並購始於2007年。隨著國際大環境變化,汽車原材料成本上升,製造業利潤被大幅擠壓。憑藉平民價撬開低端汽車市場的吉利集團發現掙不到錢,開始轉型,瞄準核心技術和品質提升。李書福也在公開場合裡變換措辭,從「為造能買得起的車」變成「造每個人的精品車」。而最快速的掌握核心技術,彌補短板的方法是併購,以並購換技術、用技術換市場。

根據公開數據,吉利集團過去10年時間裏,至少發生8次海外併購,投資規模超過150億美元(按照目前匯率6.3元,約合人民幣945億元),涉及汽車零部件、成熟技術和成熟汽車公司。

而通過併購,吉利集團已經擁有沃爾沃汽車、Polestar、領克汽車、吉利汽車、倫敦電動汽車、遠程商用車、蓮花豪華跑車等多個品牌。

巨額的跨國並購背後,吉利集團的整體負債率高企。

據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的報告書(下稱「東方金誠」)披露,吉利集團的整體資產負債率在2014-2015年都在74%水平,直到2016年才降到69%;而2016年,《證券日報》統計的20家車企平均負債率為63%。

吉利集團的負債規模,已經從2009年的160.5億元上升到2017年3月末的1678.7億元。2017年四季度至今的大規模並購資金已經高達128億美元(約800億元人民幣)。吉利控股集團的債務規模將繼續大幅增加。

另外,吉利集團的利潤嚴重依賴政府補貼收入。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吉利集團2016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說明書披露,吉利集團在2013-2015及2016年上半年,營業外收入分別為13.93億元、14.80億元、15.03億元和10.69億元,這部分收入佔比當期淨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56.67%、52.16%、31.79%和25.9%。其中營業外收入主要來自政府補貼收入。

吉利集團高企的負債規模,以及淨利潤上對政府補助資金的依賴,吉利集團未來經營面臨更大的資金回流壓力。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