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隻蝴蝶面前,全世界都在瑟瑟發抖…(組圖)
世界在美元荒這隻蝴蝶面前,都會瑟瑟發抖……(看中國合成圖)
【看中國2018年3月29日訊】最近,整個市場都在關注貿易戰,美國發起貿易戰的金融本質是什麼?帶來的效果自然是減少了貿易項目的資本流出,緊縮全球市場的美元流動性。之所以在這一節點發起貿易戰,是符合市場內在的運行邏輯的。
過去一年多,在美聯儲持續加息縮表的影響下,國際市場的美元流動性已經非常緊張,利率已經太高了:
美元利率近來不斷走高(網路圖片)
這張圖表顯示,美元的利率不斷走高,現在進入了快速上漲的階段。
幾乎世界上的每一次經濟或債務災難,都是因為美元流動性緊縮、逐漸走向枯竭而引發。從圖中就可以看到距今天最近的一個:在2007-2008年,美元利率不斷走高,最終讓雷曼成為倒霉蛋,引爆了次貸危機。現在的美元利率與2008年上半年相比,也只有咫尺之遙,意味著市場在等待下一個「倒霉蛋」。
筆者在前面說過,美國自己如果在今天再次發生類似雷曼破產、進而導致金融機構面臨大面積倒閉的威脅,美聯儲已經不再具備通過大量印鈔進行拯救的條件,根源是美國政府的債務率已經遠遠高於雷曼破產之前的水平——這是所有問題的先決條件。
在這裡,還要牢記的是,從2季度開始,美聯儲每月回收的美元額度將增加100億美元,意味著會以更快的速度抽取市場上的美元的流動性,意味著距離「倒霉蛋」觸霉頭的時間更近了一步。
美元是世界的美元,隨著美元流動性的不斷緊縮,中獎的倒霉蛋即可能出現在美國本土,也可能出現在世界各地。如果美元不斷通過貿易渠道從美國本土流入世界各地(美國的貿易逆差不斷擴大),本土的金融局面就會加速惡化,候選的倒霉蛋就很可能出現在美國本土。但川普(特朗普)顯然不希望在美國境內再發生類似雷曼的悲劇,他更希望在世界其它地方挑選倒霉蛋,這就是發動貿易戰的目的之一。當用關稅等手段限制了貿易逆差之後,就會緊縮國際市場的流動性,緩解美國本土的流動性。
世界上泡沫最嚴重的是幾個候選地:這自然包括加拿大的多倫多和溫哥華地區、英國的倫敦、澳大利亞的悉尼墨爾本等地,這些地區的房地產泡沫嚴重,但這些地區的資產價格泡沫即便破裂,也很難導致大的波瀾。因為對這些國家來說,只是個別城市的房地產泡沫,很難威脅到這些國家主流的金融機構。所以以前說過,類似次貸危機那樣的危機,不太可能爆發在加拿大這些國家,但熱點城市的資產價格下跌是無法避免的。除了這些地區之外,還有兩個地方是候選地:
第一個當然是歐洲。隨著歐洲央行即將退出量化寬鬆,意味著那些高債務國家的國債已經沒有了最後的買家。最典型的是義大利,由於政府債務危機和銀行業的壞賬危機不斷累積,債務壓力不斷加大。現在的債務局勢之所以尚未惡化,國債收益率還相對穩定,就源於歐洲央行這個最後的買家存在:
義大利10年期債券收益率(網路圖片)
現在,義大利疑歐派和脫歐派聯合上臺執政的可能性很大,如果義大利國債的最後一個買家撤出之後,國債必然遭遇做空,義大利很可能被迫跟隨英國脫歐,歐元這趟列車將被炸的人仰馬翻。更關鍵的是,義大利這顆炸彈足夠大,其公共債務規模達到2萬億歐元,一旦爆發債務危機,即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德國聯手,也無能為力。
第二個當然是地區的房地產泡沫和債務泡沫(就不明說了)。
基於經濟全球化以來亞洲經濟蓬勃發展,貿易空前繁榮,讓國際資本紛至沓來,實業資本固然提升了經濟發展水平,但國際金融資本也將這些地區的泡沫吹了起來,再加上一些地區的土地財政政策進行煽風點火,新加坡和香港地區的房地產泡沫成為世界上負擔最重的地區,亞洲地區的房地產泡沫和債務問題都很嚴重。
以香港為例來說明。管理者很清楚自己的問題所在,過去的一系列政策都有維護泡沫不破裂的影子,最典型的是通過各種「通」將資本引入香港,維護香港的低利率和股市的估值,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個嚴重的後果,那就是港幣與美元利差不斷擴大,這是問題之源。2016年9月30日,香港銀行間港幣一月期拆借利率是0.2879,到2017年12月29日是1.1911。而同期,倫敦美元一月期銀行拆借利率分別是0.5272和1.5643,利差在擴大,在兩者執行聯繫匯率之下,就產生了大量的金融「搬運工」,在香港借入港幣兌換成美元,到倫敦賣出,既可以博取港幣貶值的收益,還可以收穫利差,這就讓港幣不斷貶值。而對香港未來的一些(無謂的?)擔憂,給這種行為增添了動力。可金管局的忍耐力是有限的,美元兌港幣1:7.85是其弱方保證,當逼近這一數值的時候,金管局只能拋出美元購買港幣,穩定港幣匯率,這帶來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美元兌港幣近期匯率走勢圖(網路圖片)
上週末,隨著港幣兌美元無限逼近金管局的底線,估計金管局在小試牛刀,帶來了立竿見影的效果,那就是各個時間期限的銀行間港幣拆借利率明顯上升。這自然讓香港的「房奴」們和地產公司感到徹骨的寒意,因為香港大約九成的抵押貸款參考的是這一利率。
這個原理也一樣適用於新加坡等資產價格泡沫嚴重的亞洲地區。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對我們影響比較大的利差。美聯儲從2015年底開始加息之後,大陸一直未跟隨,經過今年3月的加息,美元的利率已經達到1.5-1.75%,而大陸的基準利率還維持在1.5%,當美聯儲再次加息的之後,美元的基礎利率就會達到1.75-2%,如果加息兩次,就到了2-2.25%,那時就會產生民幣-美元的金融「搬運工」,央行就需要選擇:第一是跟隨加息,資產價格的壓力加大;第二是「你懂的」。
其實,美元利率上升,威脅的不僅是上述地區的資產價格泡沫,包括世界上幾乎所有地區,只要是本地具有股市、樓市、債務、貨幣價值等虛高問題,最終都會顯露原形。
川普通過鋼鋁關稅,消除歐洲央行進行量化寬鬆所帶來的邊際效應(低利率推動經濟、低匯率推動出口),逼迫歐洲央行不得不終止量化寬鬆,首先會將義大利等高債務國家裸露在水面,時刻可能成為金融資本的靶子。美國通過貿易保護措施,減少美元流動性輸出,就會不斷抬升國際市場上美元利率水平,擴大美元與港幣或其它貨幣之間的利差,讓金融「搬運工」們加班加點的工作,不斷衝擊港幣(或其它貨幣)匯率,逼迫金管局或各地央行不斷出手回收港幣或本幣的流動性,推升利率水平。最終,刺骨的寒風就會吹向房地產、股市等資產價格市場。
無論歐亞,當債務危機(資產價格下跌會帶來債務危機)爆發的時候,類似雷曼那樣的「倒霉蛋」就會浮出水面。
所以,美國的貿易保護實際是挑選「倒霉蛋」的過程,世界在美元荒這隻蝴蝶面前,都會瑟瑟發抖,都在擔心自己成為被選中的「那一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