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哈佛學生:出國留學並非逃避國內學習的出口(組圖)

 2018-07-03 16:2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留學生活
留學生活(圖片來源:Pixabay)

【看中國2018年7月3日訊】隨著留學低齡化,其中的隱憂也漸漸顯現。怎樣讓小留學生獨自在外仍能度過充實向上的青春期?來看看作為過來人的哈佛學長是怎麼說的:

一、初到美國就是小菜鳥,一步步找回自信

我在國內初中一畢業,便來到美國,開始了小留學生生涯。我從小並不是一個通常國內老師眼中的乖學生,甚至還有些調皮搗蛋,我當時上的都是當地很不錯的學校,成績也中等偏上,但是絕對算不上所謂的「學霸」。

我剛到美國時,在一所寄宿高中讀書。那是一所位在山上的學校,環境優美但是有些偏遠,而且很多中國學生,大約有15%。從學校開車到最近的商店也要20分鐘,給人一種與世隔絕的感覺,和我曾經想像的美國高中是完全不一樣的。

因為語言障礙和完全不同的課程體系,我失望又吃力地對付著課業。雖然我的個性比較外向,但作為一個初來乍到的「外國人」,還無法很好地融入到學校的學習和生活當中,一切的一切讓我有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失落跟茫然。

在這樣的情形下,我自然而然地喜歡跟自己的同胞經常待在一起,從而失去了和老師、當地的美國同學語言上的交流和溝通的機會。在第一個學期結束,我拿了6個B,對於獅子座的我來說,還是很傷自尊的。我曾一度非常焦慮和消沉。

二、美國同學眼裡,中國學生是一群被寵壞的孩子

寄宿高中時的生活非常有規律,但我並不喜歡這種時間被強制分配的生活模式,於是10年級的時候我轉學到了一間位於市區的走讀高中。走讀高中相對寬鬆的環境讓我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也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並積極參加自己喜歡的社團活動。

這所高中更多華人學生,多達45%。在這裡中國學生往往有相對比較封閉的圈子,他們不太愛與美國同學打交道,也不愛參加那些社團活動。曾經我問過美國同學,在他們的眼中,我們這群中國同學是什麼樣的?

他們多半是覺得我們是Spoiled kids——就是被寵壞的孩子,不和美國當地的學生交流,也不嘗試多去瞭解美國的社會文化。雖然有成績很棒的中國學生,不過讓人感覺他們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除了讀書還是讀書。

美國高中每年最大的盛事就是Prom——就是畢業舞會,通常高中畢業的男女學生肯定會在這個舞會中有所互動,也有很多的男女同學通過這個機會向心儀的對象表白,可說Prom是整個高中4年生活最後一次精彩呈現的意義非凡的活動。

本來是中國學生很好地進入主流圈子的機會,事實上是每年我們學校學生會為準備這個Prom而付出很多。在美國當地學生比率高的學校,這種舞會是一等大事,入場門票非常好賣;可在我們的學校,因為中國學生多,票卻很難賣,最後舞會也是慘淡收場。

畢業舞會
畢業舞會(圖片來源:維基)

三、融入美國學校主流圈子,他們改變偏見

此時的我因為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有了更清晰的願景和方向,所以我開始明白了融入美國的社會和文化的重要性,而且為之付諸許多實實在在的行動。

課業方面有老師建議我選AP課——就是大學預修課程。由於中國學生在物理、數學、化學類理科科目有優勢,在選課時這類的科目是很受中國學生歡迎的。不過為了更好地融入美國社會,我有意識地選美國政治、歷史等這些美國學生愛選的課,儘管對我來說是挑戰,但我有更多接觸美國學生和文化的機會。

課外活動方面,老師建議我去參加辯論賽。我一開始也有些膽怯,覺得怎麼可能做好呢?以我對自己的評估,我參加中文的辯論賽都有難度,更何況用英文。不過,我仍舊選擇了去接受這個更大的挑戰。

為了準備辯論,我每月都要讀將近2,000頁的人文社科跟歷史資料,而辯論的題目從「核武器問題」至「美國國家安全局是否應該對民眾實施監控」等這類枯燥而晦澀難懂的題材。我在變成現在的口齒伶俐之前,囧事也是很多的。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某次辯論賽快結束時,裁判員直接叫停,然後和我說「請說慢點,我事實上完全沒有聽懂你在說什麼。」當時的難堪和沮喪大家可想而知。但是這類事件發生得多了,調整一下心態,每次的挫敗反而給了我更多的經驗和積累,使我變得越來越從容,越來越淡定。

我很慶幸選擇了一個走讀學校,讓我能有更多自由發展的時間和空間,把時間和精力都奉獻給了學業和課外活動。在我的時間分配上,也許參與社團跟社會活動的時間甚至超過了學習時間。雖然我每天都非常忙,但是感覺很踏實。

由於接觸的大多是美國同學,我和他們之間的交流、溝通越來越順暢,越來越真誠,我也仍是那個真實的我。而美國同學一旦瞭解我了,他們對我也很友善,並改變了以前的偏見,對我越來越尊重。所以,只要有意願去認識、尊重和參與美國當地的社會和文化,我們最終可以融入並且游刃有餘。

四、給想要低齡留學的父母及學生一些建議:

1.留學並不是你們逃避國內學習的出口,那只會比在國內過得更辛苦。

2.你必須懂得強迫自己改變對自己不利的處境,哪怕你要忍受異常的困難,哪怕你要忍受異樣的眼光,但是你只有這樣做,才能戰勝自己。

3.送孩子出去了,給予他們足夠的經濟資源,並不一定會吸收當地的養分好好生長,還得要看他們獨立自主能力夠不夠強。在當地,孩子最好能有個「導師」可以幫助融入異國的社會。

4.再忙也必須抽出時間關心孩子,因為有些孩子在國外有被父母拋棄的感覺,在這種心態下,很容易受同儕的影響,往不好的方向發展。

6.學校在大都市的誘惑比在鄉村多,對於自製力較弱的學生不建議選擇大都市的學校。

7.比較保險的是選擇寄宿學校,但是也很有可能讓學生覺得無聊因而不喜歡美國。

8.與中國學生一起不是不好,不過對於誘惑一定要學會說不,不然很有可能會讓自己陷入違法的境地。

9.建議多多參與課外活動,這是融入美國文化一個很好的機會。

10.一開始對於美國同學的嘲諷要學會忽視,衝突對彼此都不好,尊重對方後對方也會開始尊重你。

責任編輯: 許天樂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