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家共享單車 「Gobee.bike」,今天早上9時宣布結束香港業務清盤。(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看中國2018年7月10日訊】(看中國記者鐘靈綜合報導)在中國紅極一時的「共享經濟」如今開始退燒,香港也不例外,去年4月作為第一批「共享軍團」引進香港的共享單車Gobee.bike,今天宣布清盤。
香港首家共享單車「Gobee.bike」,今天早上9時宣布結束香港業務清盤,留下一星期讓現有用戶繼續使用單車,把儲值用完,並承諾可以退回每位用戶399元按金。
從開業到清盤,Gobee.bike只在香港營運了不到2年。其實回顧共享單車剛在香港推出時,對「共享」本來就不大好感的香港人就曾對此表達不滿,包括有關公司在推出服務前,沒有諮詢當地港民意見,隨之引起大量單車違泊、阻塞道路、霸佔私人單車停放位置等問題,也有大批單車被人破壞、扔進河中「洩憤」。這個由居港法國人Raphael Cohen創辦的企業,原來今年2月已經宣佈退出法國市場,原因也是因為大量單車遭到破壞。
對於Gobee.bike的結業,香港人有不同的看法。有港民表示:「如果人們更有公德心就不會這樣了」;「樂見這樣的結果,街道一下子乾淨了許多」;「是政府沒有規管好,香港的城市配套根本不適合共享單車,用家也沒有公德心」;「我退款後才發現儲值金額不能退,只能退回按金!」
網民Yau Wan Ngai則提出另一看法:「毫無創意模仿抄襲大陸的共享單車,意圖大搞資本操作,但不知道中國與國際投資環境完全不同。中國有太多閒置資金,很難滙巨款出國,資本太多,出路太少,遇上共享單車這種全新概念,自然可以放長線去佔市場,五年後再賺錢都沒問題。虧光的中國摩拜最近以接近300億元轉手給美團,兩者背後有騰訊和大把土豪支持。其實面對國際投資者,投資的概念跟在中國大陸完全不同」。
成堆被棄置的共享單車。(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共享」為何總帶來破壞?
「共享經濟」在大陸出現後,就常常有被破壞的新聞傳出,有時候被破壞的程度令人咋舌。《經濟學人》對共享經濟的定義,是「在網路中,任何資源都能出租」,透過網絡媒介,物件的擁有者獲得了額外收益,而租戶減少了支出,並以「方便、節儉、善用資源」的概念,「共享經濟」一度席捲全世界。
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教授阿魯·薩丹拉徹曾表示,共享經濟產品是否成立取決於兩個維度:產品有多少價值(成本)和所有者對該產品的集中使用程度(使用頻率)。產品需要有比較大的價值,否則租賃市場的協調成本非常高。
不過目前社會上的共享產品,似乎都是成本很低的物品,這其實與經濟原則是相違背的。從經濟原則角度來看,如果產品很廉價,破壞它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例如法律成本,賠償等等)也相當低,就更容易促使破壞或胡亂使用的情況發生。
被扔進河道的共享單車。(圖片來源:網絡論壇)
看著滿街被棄置的共享單車,不難明白為何在香港經營的Gobee.bike最終倒下,但中國大陸的共享公司仍然不少,他們沒有經營困難嗎?有外媒指出,事實上,中國的共享經濟不斷增長,其背後的資金大多來自天使投資人和風投公司,以及各行業龍頭的閒置資金,如果由個人獨立創業,那這種企業模式未必能夠負擔巨大的管理及維修成本,難以成功、也未必能夠有前途。當這股風潮過去,又會有多少天真的創業者受誤導而損失慘重呢?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共享單車 共享經濟 Gobee.bike 香港 破壞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