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黃金與陷阱」一個台灣人西進的故事(組圖)
廈門是不少台灣西進者的落腳地,這個城市中,有多少西進者在苦苦掙扎求存?(Flickr/Yungchin Li)
【看中國2018年8月30日訊】(看中國記者鐘靈綜合報導)近年大陸不斷對台灣推出赴陸「優惠措施」,台灣不少媒體也都在積極宣揚「西進」,隨即又爆出面臨許多阻礙與困境。《遠見雜誌》訪問了一名西進的企業人,聽他說自己在大陸奮鬥生存的故事。
《遠見雜誌》訪問的西進者,是廈門易雲端科技聯合創始人吳帝鞍。他生於1959年,有台大大氣科學碩士學位,曾經在台灣創業,不過業務並不穩定。2005年後,他經常往返大陸考察,掙扎著要不要「轉戰」大陸,首選地點,就是許多台灣人落腳創業的福建省廈門。
2008年,吳帝鞍把台灣的公司結束,設籍金門、並向廈門進發。然而,西進的過程並不順利。他受訪時開首直言:「我是西進大陸的失敗案例,但還在努力中。我這幾年到大陸,體會非常深:遍地是黃金,也遍地是陷阱。」
根據吳帝鞍的自述,一開始,他在廈門市政府成立的中小企業中心經營了一段時間人脈,對方後來讓他成立一家名為「鷺台中小企業異地落戶輔導中心」的機構。
當時,廈門一方給出的方案,是設立一個兩岸經貿平台,讓從台灣落地的商戶,透過廈門市中小企業中心送往北京,對方又說,「北京方興趣濃厚,並急著要在2009年4月16日、廈門的中小企業日正式成立」。
內地的申請手續十分繁複,吳帝鞍一人無法申請成立這個平台,於是找了當地一家工程顧問公司申請。平台成立後,吳又撥發了一筆50萬人民幣資金到這個平台,不料,中小企業中心的老闆讓總經理給吳帶話,「說這個錢直接放到公司裡就變成公司的盈餘,之前還支付我一點顧問費,後來一毛錢也不給我了。」
「這件事讓我印象深刻。第一,大陸給我的感覺是政策真的很好拿;第二,大陸部分企業,無論專業還是誠信,有很多改善空間。」
吳帝鞍碰壁的事件還不只一次。不久後,又有一家做無機肥的大陸企業找到自己,說金沙工業區設廠希望拿到300畝地,而每畝行情約8萬人民幣,又因為聽說「如果有台灣人跟他一起開發的話,可以拿到比較大的土地」,所以找上吳帝鞍,還要吳帝鞍幫寫落地的方案。
吳帝鞍形容,自己「很老實」,沒有向對方拿股份,但因為之前有過被騙的經驗,所以自己先擬好一份顧問服務合同。「但他就是不簽」。最後,對方如願圈到地皮,還因此節省了1500萬元人民幣。「原本他答應給我14萬人民幣酬勞,卻一直沒給,拖了四年後才給我1萬。」
2014年,萬念俱灰的吳帝鞍本來打算回台灣,但還是咬牙留下。2015年,大陸推出雙創政策,讓他重燃希望,於是再周轉了3萬人民幣,到一個廈門集團擔任申請眾創空間的項目總監,月薪1萬5000元人民幣。
不過,「原本說給我七個員工,結果只給一個助理。這個集團的分工太細,申請書從最基層,開始一層一層蓋章,要填表格、要彙報告書等,有時真的快瘋掉。」
結果,負責督導的專案總監找到吳帝鞍說:「很多眾創空間都賠錢,所以這個項目要砍掉」。吳帝鞍憶述「還記得當天早上專案總監還叫我跑流程,下午就通知我說案子不做了,叫我走人。」
雖然目前他的卡片上,是寫著「廈門易雲端科技公司執行長、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顧問」,但吳帝鞍說,自己沒有領到薪水,那個公司的老闆是一個做互聯網的年輕人。似乎也是看準用他「台灣人」的身分,獲得創業優惠。
吳帝鞍最後表示,自己10年來陸陸續續賣掉了台灣的房子,以應付在大陸的開銷,而自己的存款省吃儉用,「應該還可以撐到明年」。
「我覺得自己算失敗,這幾年在大陸比在台灣任職還不如。未來若病懨懨,肯定是要回台灣,大陸醫療成本非常高。回到台灣能夠找到的工作,估計就是大樓管理員吧!」
惠台、經濟特區、雙創...殘忍的真相
大陸自2015年開始推出「雙創」政策,把台灣人納入中國新創版圖,而至目前大陸國台辦已經設立75個「海峽兩岸青創基地與示範點」,然而成效有限。例如平潭島「對台特區」,大陸曾宣稱會將當地發展為「兩岸共同家園」,但數年過去,當地還是荒涼一片,更成為了走私等罪犯的溫床。
此外,北京2月提出「對台31項措施」後,各地省市也陸續推出措施,以圖拉攏台灣新一代赴中西進發展。
北京其中一項措施,是針對為拉攏台灣青年到大陸創業、設立的75個「海峽兩岸青創基地與示範點」,並承諾給予各種優惠。然而台灣當局的評估發現,經上述途徑創業的成功率不及3%,大陸反而藉此吸引台灣青年西進後,將重點從創業扭轉為在當地實習及就業。
北京2月提出「對台31項措施」,表面上看,對台灣人西進帶來不少「便利」,但有台灣人親身體驗後,才發現原本承諾的都是「一場空」。圖為(圖片來源:Pixabay)
《三立新聞網》報導,一名曾在中國青創基地創業的台灣人謝小姐透露,當初自己到了當地後,對方曾承諾給予1年免房租、並補助創業員工的薪資,以及承諾發放所謂的「對接」資金。然而1年後,謝小姐只拿到了些許房租補助,其他的承諾全部都「一場空」,資金不足的情況下,自己最後只好退場回台。
謝小姐指出,對方曾向自己明言沒法給與本來的承諾,因為「政策有改變」。她指出,中國各地給出的「福利」都不同,以自己為例,青創基地幹部承諾第一年「物業費」免費,即免去1年辦公室房租、地租,大約提供5、6人的空間作辦公室;對方又曾承諾補貼員工薪水,經營有成的話,還會協助自己拿到所謂的「對接」資金和推廣市場,然而最後「說一套做一套」,全部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