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逆差破歷史記錄:到底怎麼回事?
【看中國2018年10月4日訊】9月27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8月份美國商品貿易赤字達758億美元,連續三個月增擴!不但比市場預期的706億美元高出50多億美元,而且接近2008年7月760.25億美元的記錄高位!
這個數據可能還會變化,比如7月份的逆差,由之前的722億美元小幅下修為720億美元。但不管怎麼說,數據不會有太大變化。
總結一下:過去三個月美國的貿易逆差是:
6月:679億美元。
7月:720億美元。
8月:758億美元。
好像越來越多了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裡面,中國方面的貢獻可謂非常大。拿8月份來說,美國出口環比下降1.6%,進口增長了0.7%。在出口中,對華食品、飼料和飲品出口大跌9.5%;在進口中,汽車增加3.2%,主要來自於歐洲。中國不僅(暫時)大幅減少了美國糧食進口,而且自8月份以來,沒有從美國進口任何石油。而在6、7月份,中國平均每天從美國進口30萬桶。如果按一桶70美元計算,本來每個月可以從美國進口大約6.3億美元石油,但現在這些訂單已經給了俄羅斯、沙特、伊朗等國。
而美國卻在擴大中國商品的進口,原因是:大家都知道要加關稅,而且至少加10%,那麼美國的貿易商就要事先囤貨。多囤貨固然有滯銷的風險,但如果節省了10%的成本,多囤一點也沒什麼。
在貿易關係越發緊張的情況下,美國在加大中國產品的進口,而中國在減少美國產品的進口。這樣一進一出,導致順差(或逆差)就更大了。所以在8月份,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為310億美元,同比增長18.7%,繼續創造新的順差記錄。
中國為什麼要這麼做?
除了貿易摩擦的報復之外,最主要是想讓川普(特朗普)難堪,讓共和黨在中期選舉失去更多支持。拿石油來說,如果中方不買美國的,俄羅斯、伊朗等國必然加大開採。反正買誰的不是買?糧食也是這樣,哪怕繞個圈從南美買,也是對美國的打擊,因為就算南美國家要買美國糧食轉手,但也不會那麼多,南美國家會首先把自己的糧食賣給中國,然後才會進口美國的。
而且,原本定於九月份的中美貿易談判,中國主動取消了行程,也是想等美國中期選舉結束,有了更多確定性,再行考慮。說白了,中方不想給川普更多政治資本,不想讓共和黨獲得更多選票。因此,從中國的各種行為來看,不會對美國輕易讓步。在未來可以預期的更激烈的貿易摩擦中,也必然如此。
但是,美國不斷擴大的貿易逆差,對川普和共和黨,真的會有打擊嗎?
在筆者看來,不會。因為美國民眾要的是工作,要的是經濟增長和更高的消費力。現在川普都做到了,美國人有什麼不滿意的?
更何況,8月份的數據顯示:美國經濟的基本面不錯,通脹降溫,就業消費強勁,經濟過熱風險較小。在這種情況下,9月份美聯儲已加息0.25%,把聯邦基金利率提高到了2%∼2.25%的目標區間。這是2015年12月本輪加息週期開啟以來第8次上調利率。不過,如果美國通脹繼續這樣,今年未必會繼續加息。
所以至少目前來看,美國的經濟很健康,沒什麼值得擔心的。倒是中國,今年前八個月外貿進口增長13.7%,但是出口增長僅5.4%。這意味著中國的進口更多,貿易盈餘減少更多。而且,中國前八個月,外貿盈餘的99%來自於美國。
考慮到中美現在的情況,一旦中期選舉結束,共和黨獲勝,川普對中國將會更加嚴厲,而且未必都是經濟手段。中美關係,恐怕……
實際上,川普已經在改變。對伊朗的態度越來越嚴厲,導致油價繼續走高,就是明證。
9月25日,川普在聯合國大會上,指責伊朗為「恐怖主義的全球頭號贊助者」。面對美國的指責,伊朗方面針鋒相對地予以駁斥,伊朗總統魯哈尼批評美國對伊制裁是「經濟恐怖主義」行為。他表示,美國「肆無忌憚蔑視國際價值觀和體系」的行為「讓全世界受到威脅」。在前不久傳出伊朗「請求」與川普「面談」時,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外交政策顧問韋拉亞提表示,美國方面與伊方領導人會面的想法純屬「痴心妄想」,永遠不可能實現。韋拉亞提還表示,伊朗方面從未向美方提出過任何會面請求。
雙方都非常強硬。
那就等著油價繼續上漲吧。而油價上漲對誰有利,對誰不利,應該是很顯然的。9月26日,印度明確表示將中斷與伊朗原油的聯繫。伊朗原油,又失去一個大客戶……
實際上,不管現在中國是否繼續大力購買伊朗石油,也不管美國在11月5日之後到底對伊朗怎麼辦,油價都將繼續上漲。因為就算中國繼續購買伊朗石油,伊朗的產能也遠遠得不到滿足;而之前大多數主要客戶轉而購買中東其他國家的石油,就會提高這些國家的產能和油價。
在筆者看來,美國將不僅會繼續嚴格「監控」伊朗,而且還將和東方大國掀起進一步的貿易糾紛。最終對中國所有出口美國的商品徵稅,以及繼續提高稅率,是大概率事件。
對美國來說,貿易逆差並不是個大問題。如果油價和糧價繼續升高,美國遲早明顯會降低貿易赤字,那時美元將更強。
加上全球貿易壁壘越來越多,中國更應該做好未雨綢繆的準備,而如何刺激國內經濟將是一個最大考驗。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