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長江三角洲城市群製造企業生存實錄(圖)

 2018-10-22 08:4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很多企業主和姚亮一樣,面臨著多項經營要素成本攀高的難題。其中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力工資上調、物業物流成本攀升,以及稅費等,成為民營中小實體企業主要的成本負擔。
很多企業主面臨著多項經營要素成本攀高的難題。(圖片來源:Fotolia)

【看中國2018年10月22日訊】很多企業主和姚亮一樣,面臨著多項經營要素成本攀高的難題。其中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力工資上調、物業物流成本攀升,以及稅費等,成為民營中小實體企業主要的成本負擔。

在上海這座高度城市化、產業升級加速推進的國際化都市的邊緣地區,仍然有不少散落在園區內的中小微生產製造類企業在深夜裡亮著燈光。

姚亮(化名)連續打了三個電話才把客戶的問題解決,頭有些微微發脹,抬頭看了一眼時鐘,又是深夜。創業多年來,從銷售業務做起的他,解決了無數客戶遇到的難題,但卻對自己企業發展所遭遇的經營成本困局,顯得有些無所適從。

不久前發布的2018年民營企業500強報告顯示,2017年用工成本上升、稅費負擔重、融資難融資貴仍然是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前三大影響因素,分別佔到了61.4%、54.8%和50.8%。此外,國內市場秩序不夠規範和市場需求不足則分別緊隨其後,位列第四和第五。

這一系列數據的背後,揭示出當前中國民企的生存現狀,人工、物業、稅費和制度性成本等相繼上漲,正在成為不少企業的發展阻礙。尤其是對那些處在產業鏈末端的中小微製造型企業來說,行業成本之變與經濟環境的變動,往往最先傳導並體現在這些企業的生產線上。

春江水暖鴨先知。對於身處秋夜中的姚亮和他身後的企業來說,反之道理亦然。

攀高的「實業門檻」

姚亮的上海貝力儀器有限公司坐落在上海奉賢區浦星公路旁的一座並不顯眼的工業園內,每次外地客戶來訪,都要費一番周折才能找到。

姚亮所投身的扭力工具行業,在中國尚屬於冷門製造產業。在2008年之前,僅有幾家國企生產專業的扭力工具供應國內市場需求,但此後隨著外資品牌的入駐,國內市場開始逐步被進口產品替代,直到近幾年,不少民營的國產企業也開始逐漸興起。

姚亮所創的企業正是其中一員。儘管位置遠、不起眼,但對於姚亮來說,當前能夠在這個園區裡「安身立命」已是非常不易。

近幾年來,上海產業升級與轉型的過程中,一大批生產製造型小微企業面臨著遷徙調整的命運,其中加工製造型企業生存所需的人工、物業和原材料等要素成本的上漲,成為現實中不可忽視的推動力量。

物業與房租成本的快速上漲首當其衝。2014年以前,上海郊區中的金山、奉賢與浦東等工業園區內的租金水平,大概在每天0.4元/平至0.5元/平之間,但2018年至今已經接近每天0.8元/平至1元/平的水平,幾乎翻了一番。

而在浙江桐鄉,歐莉服飾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吳國杉說,2015年他在當地簽訂的租房費用為12萬一年,如今已經漲到了25萬一年。除此之外,很多簽訂的房租協議中,皆有房租逐年上浮的條款,每年房租實現5%-8%的漲幅甚至已經成為行業的潛規則。

事實上,「漲漲漲」的還不只是房租,製造企業的用工成本攀升,同樣也是不得不面臨的難題。據《2018年民營企業500強》報告顯示,2017年中民營企業的用工成本佔比最高,達到了61.4%,成為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首要影響因素。

對此,吳國杉表示,桐鄉散落著大大小小几千個製衣加工企業,在面臨東部地區勞動力回流的現狀時,幾乎都存在著嚴重的招工難問題。如此一來,提高工人工資待遇,就成為企業生存、參與市場競爭的必然選擇。

「現在工人工資每年10%左右的上漲也已經成為行業規則。」吳國杉坦言,對於眾多類似的小微製衣企業來說,當前每個月用工成本近50萬元,旺季還能夠承受,淡季就只能無奈虧本。

當然,除了物業成本和用工成本的不斷攀升外,製造企業當前面臨的原材料上漲壓力已經成為諸多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在製造業龐大而聯繫緊密的產業鏈條中,諸多製造企業所需的原材料價格更多地還是受制於國際市場,一旦出現類似原油漲價、匯率波動等情況,原材料的價格浮動就會沿著供給產業鏈傳導至這些製造業的「神經末梢」。

很多原材料的定價權是根據國際市場,特別是稀有金屬材料,受匯率等因素影響很大。以扭力工具行業的原料成本漲幅為例,其產業所需的合金鋼、釩和錳等原材料價格在過去短短的一年時間內上漲超過了50%。

當前國內不少民營製造企業面臨著用工、物業和原材料的價格攀升同時,還要面臨著稅費調整、環保趨嚴等制度調整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對此,姚亮深有感觸。多年前從小作坊起步創業的他坦言,作為小微企業很多稅費的徵收是可以合理避開的,如今上海在推動產業升級與轉型的過程中,企業進駐園區成為其生存與發展的必需,同時也意味著稅費徵收必然要達到園區的徵收標準。

「對我們來說,製造業稅率從17%降至16%的確減輕了一些壓力,但同時城市發展對企業生產要求拔高,也增加了小微企業的經營壓力。」姚亮說,很多能夠進駐到園區內的小微製造企業還暫時處在由粗放加工製造到技術研發的過渡階段,尚未真正產生利潤,但為了「留下來」並能夠達到園區稅收標準,就必須要想辦法來完成繳稅的任務。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對於很多中小製造企業來說,當前環保和消防等要求提升的情況下,為了能夠繼續「活下去」,想辦法進駐園區,並能夠按照要求完成稅收規定,成為擺在諸多中小製造企業面前的不二選擇。

姚亮算了一筆賬,其企業入駐園區的要求是一年繳納20萬元的稅金,分攤至每個月就是1.6萬元左右,按照當前減負後16%的稅率,就需要公司每個月在繳稅日的賬面上保有近14萬元的公司財務總額。

「蚊子腿雖瘦,但也是肉。」姚亮表示,一個月14萬元的流轉資金對於轉型做研發的小微企業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