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代各諸侯國成為眾多人才各顯其能的舞台。(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戰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特殊的一個時期。諸侯國各自為政,風雲多變,戰爭不斷,但卻成為眾多人才各顯其能的舞台。如果讓你回到戰國時代,你是喜歡在一國出將入相,還是遊走在列國之間,攪動風雲呢?
戰國時代的官制
周朝實行分封制度,天子封諸侯,諸侯封大夫,大夫也把自己的土地分封給士,所以這四個階層就是貴族階層。並實行世卿世祿,爵位和封邑都是一代傳一代,所以做官的都是貴族。
到了戰國時期,周王室衰弱,所以諸侯各國開始競相稱霸中原,出現七國爭霸的局面。由於戰國時期常有戰爭,所以各國紛紛招賢納士,尋找有才之人。使得中國的官制也從世襲制度轉為官僚制度。
百官之長--相 代表人物:李悝(魏)、呂不韋(秦)、張儀(秦)
「相」在春秋時只是一個小官,到戰國時期就成為了百官之長,輔助君王總理政事。
楚國最高職位--令尹 代表人物:吳起、春申君
令尹是楚國的最高官位,既可以主持國政,有可以統領軍隊。這個職位一般只有楚王的親戚才可以擔任,如「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就是楚王的弟弟。但吳起是一個例外,吳起曾經在魏國做將軍,後來投奔楚國。由於楚悼王一直很欣賞吳起,就直接把他任命為令尹。
三閭大夫 代表人物:屈原
三閭大夫是楚國特有的官制,主要掌管宗廟祭祀和管理楚國宗族子弟的教育。因為屈原擔任這個職位較長,所以一般三閭大夫都是指屈原。
將軍 代表人物:「戰國四大名將」(李牧、廉頗、白起、王翦)
由於戰國時期戰亂不斷,出現了將相分職,才有了將軍這個職位。將軍在戰國時代是最高武職,僅次於丞相。但在秦國,大良造為最高武職,後來主要用作爵位名,白起、商鞅和公孫衍都被封為大良造。秦國只有在出征前才臨時任命將軍。
戰國時代「養士」之風
「士」是貴族中最低的一個階層。在戰國時期,很多士人沒有了產業(祿田),他們就靠著自己的一技之長,遊走在列國之間,尋找能夠讓自己施展才能的機會。因為各國的權貴人士都想要擴大自己的勢力,尋找有才的人,而「養士」就是集中人才最快的方式。
所謂「養士」,是指權貴們長期供養這些有才之士,這些人也叫「門客」。在戰國時期養士最多就是「戰國四公子」(齊國孟嘗君、趙國平原君、魏國信陵君、楚國春申君),其中孟嘗君的門下就有門客三千人。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時」。這些人也在關鍵時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文學好--文士
文士,是與春秋末年的出現的「百家爭鳴」有關。在孔子之後,私人辦學盛行,所以民間出現了很多有學識的人。他們周遊列國,向各國傳播百家之學說。
武功好--武士 代表人物:荊軻
「荊軻刺秦」中的荊軻,就是顏太子丹的門客。「士為知己者死」講的就是武士的精神。
口才好--辯士 代表人物:蘇秦、張儀、毛遂、李斯
戰國這個時代,出現了很多能言善辯的人。比如蘇秦張儀的「縱橫捭闔」、「合縱連橫」和「毛遂自薦」,僅用他們的三寸不爛之舌,攪動天下,其中毛遂就是平原君的門客。李斯更是憑藉著遊說和間諜術,瓦解六國,讓秦王嬴政統一六國。
出謀劃策--謀士 代表人物:馮諼、范雎
戰國時期的謀士眾多。馮諼是孟嘗君的門客,用「狡兔三窟」之計,讓孟嘗君穩定的做了數十年丞相。范雎提出「遠交近攻」的戰略,為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重要的一步。
責任編輯: 唐詩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