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家長借鑒 日本媽媽給孩子的10條家規(組圖)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都希望受到最好培育與教養。
每個父母都想教育出人見人愛的孩子,所以家教是很重要的!如果孩子在外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很多人就會說:「有沒有沒家教啊?」「你家大人怎麼教的?」我們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個良好的家規對於一個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也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家規,各家有各家的不同。
古人說:它山之石可以攻錯。既然家規這麼重要,我們就來看看,日本人是如何教育孩子?我覺得,我們國內的教育和日本的教育,在理念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我們有一句話,叫做「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在日本,卻找不到這一句話。
因為國內實施的競爭教育,你只要考得比其他同學好,你就充滿希望。至於其他同學考得好不好,與你不相干。而日本實施的是綜合能力教育,就是培養每一個孩子具備生活、學習、工作的能力。
學習成績好的,可以去考東京大學。學習成績一般的同學,可以參加工作或者自己開店,沒有人歧視你,因為行行出狀元,並非東京大學畢業的,才有燦爛的人生。
日本教育在培養每一個孩子具備生活、學習、工作的能力。
日本在教育孩子自立、自律、自強,學會忍耐和打擊的過程中,它有一套獨自的方法可以供我們國內父母參考。
很重要的一點,教育孩子,首先是自立!
我們發現,日本人教育孩子,那就是「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孩子的事情,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做,父母親不要代替的做。」所以,從小培養孩子自立的精神,不給別人添麻煩,包括不給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這些最親近的人添麻煩,這也成了日本人與日本社會的一個基本的行為準則。
日本教育孩子,還有一個原則,叫「3+2原則」。這個「3+2原則」就是父母親和老師在教育孩子時,他做對了5件事,你只能表揚他3件,另外2件,你要提出批評,指出其不足。讓孩子知道,在成功的背後,還有自己的短缺。在渴望得到表揚和獎勵的時候,也會面臨批評與打擊。
這個「3+2原則」,就是為了培養孩子們不翹尾巴,不驕不躁不自滿的品德,培養一種從小能經受打擊的堅強心理。
日本教育孩子,還有一個「一歲原則」。什麼叫「一歲原則」?就是孩子長到一歲的時候,父母親就不能再給他餵飯,孩子必須自己學習吃飯。
而在一般的家庭用餐廳,都有嬰兒專用的座椅,有專門的兒童套餐,無論是吃拉麵,還是麵包、米飯,就讓小孩子自己吃。有時候看到小朋友吃咖喱飯,把自己的臉和衣服抹得五彩繽紛,但是,爸爸媽媽還有店裡的營業員就是無動於衷,任憑孩子自己胡亂地吃,從小培養起一種獨立自理的精神。
孩子學習自己用餐。(以上圖片來源皆為Adobe Stock)
日本,父母親給孩子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慢しなさい」,這句話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說「你要學會忍耐」。在日本超市,或者玩具店,你很少看到日本孩子因為父母親不給她買東西而躺在地上耍賴哭鬧的事情,因為父母親從小教育他,你必須要學會忍耐。你想要的東西,並不能垂手可得,你必須通過自己的勞動來獲得。譬如說,在家裡每天幫媽媽洗碗打掃衛生,一個星期之後,爸爸媽媽再答應給你買你想要的玩具。
日本人教育孩子「忍耐」的,還有「寒冷教育」。冰天雪地裡穿短褲和短裙上學,在瑟瑟發抖中培養孩子的忍耐力和堅強意志。
日本這一種從小培養孩子獨立自立的品德與精神,帶來的最大好處是,日本人的動手能力比較強,自己一個人蓋房子,自己做傢俱,自己修汽車,在日本男人中,也是常事。而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沒有人會在自己結婚的時候,要求父母親給自己買一套房子買一輛汽車,有錢的話,自己買。沒錢的話,租房子結婚,不會因為自己的婚事而去給父母親添麻煩。
所以,在日本年輕人中,「啃老」被認為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也會被人瞧不起。
1、見到熟悉的人必須先打招呼,受到別人任何恩惠和幫助必須口頭或者書面表示感謝,做了給別人添麻煩的事情一定當場道歉。
2、在公共場合(除了可以遊樂場等可以任意玩兒的地方),說話交流的音量控制在不讓第三人聽到為準。
3、不願意告訴爸爸的事情,你可以只告訴媽媽;不願意告訴媽媽的事情,你可以只告訴爸爸。但是不能對兩者都不說。
4、不許撒謊騙人。否則你會失去家人和朋友最寶貴的信任,你會後悔一生。
5、如果不能避免打架,不許用工具和牙齒,也不許打腦袋、戳眼睛,除此以外可以狠狠的打,而媽媽則希望你能打贏。
6、掉在地上的硬幣可以撿起來拿回家積攢起來,但是撿到錢包不能據為己有。
7、別人真誠款待你吃東西,如果你不喜歡的話可以說「我吃飽了」,但是絕對不能說「很難吃」。
8、任何食物和東西都是有生命的,絕對不能想吃就吃,想扔就扔。
9、必要時遵從集體和權威的意見,但是內心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想法。
10、每個人都和他的名字、長相一樣,都是不同的,用不著去和他人作比較,更不能去嘲笑。
但是,當你感覺到危險和有必要的時候,你可以無視對方,大聲的喊叫、撒謊、咬人、戳眼睛、偷東西、打壞任何重要的東西,你聽過的任何規矩都不用遵守,因為你的生命比什麼都重要。
所以,日本人家庭、學校與社會對於孩子的教育,所追求的目標就是六個字——「自立、自律、自強」,在這一種目標的追求中,社會不會只是把博士當作人才,捏壽司做拉麵的也會成為令人尊敬的職業。孩子們不會因為擠在華山一條道上而憂心忡忡,更因為從小受到很好的磨練,心智容易成熟,整個社會也會更多地呈現一種祥和的氛圍。
所以,健康人格的培養,有時比敦促孩子考高分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