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王陽明的家訓中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圖)

 2018-12-10 00:2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明朝思想家、軍事家王陽明朝服像。
明朝思想家、軍事家王陽明朝服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說到教育,我們很容易想起學校,想起老師。其實不然,從孩子降生之後,他們就已經開始了學習。而父母,才是他們的第一任老師。

一個孩子的未來在哪裡?在家庭教育裡。父母才是孩子教育中,最重要的人。

做個好人,比什麼都重要

古語云:「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保持良好的品德,才是家庭興旺延續的根本。

王陽明曾經被劉瑾追殺,在龍場被鄉民攻擊,歷經人心險惡,但他依然願意相信善良。他以德報怨,幫助鄉民建房、讀書、耕種。

王陽明給孩子的信裡說:「凡做人,在心地」。做一個好人,比什麼都重要。

善良的人乾淨溫暖,他們往往有更好的人緣,更多的朋友。善良的人有底線,他們不會去做危害別人的事,也自然不會招致禍患。善良的人內心有光,他們心中有一份誰也奪不走的溫暖。

勤讀書,是最低門檻的高貴

古人說:詩書繼世長。王陽明家訓的第一條就是:勤讀書。讀書是人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過去是,今天也是。

王陽明讀書一生勤奮,在小時候,每天都要讀書到半夜。以至於曾經累得吐血。父親王華擔心他的身體,每天都要去敲門,強迫他熄燈睡覺。

當然,盡信書則不如書。書,要讀,但是不能讀死,要教給孩子吸取其中的精神。

王陽明讀的兵書很多,但是他認為這些兵書雖然講的方法很多,但是只教給他一點:「不動心」。其次是要讀經典。

世上的書汗牛充棟,要是都讀的話,一輩子也讀不完,所以只讀經典就好,其他的書雖然說法各異,但充其量都是經典的註腳而已。

一個人只要養成了終生讀書的習慣,也就相當於把人類歷史上的智慧化為己用。

會讀書的孩子,有知識,有眼界,有格局,只要他守好內心的善良,家長又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知行合一,勇於實踐

善良,不是一個形容詞,而是一個動詞。我們說一個人善良,定然是他做了善事。光說不練,是假把式。讀書亦然。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很多事情,都要落在實際行動上才能作數。從小要教給孩子動手的能力,實踐的習慣。

王陽明一生成就頗多,詩詞繪畫、書法兵法、教育軍事,幾乎無一不精。這得益於他知行合一的實踐智慧。因此,生活中遇到問題,不妨先讓孩子動手做一下。

三思而後行,不如小步前進,大膽試錯。在行動中不斷調整自己的認識,再由新的認識出發,改變自己的策略。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欲速則不達。熟能生巧,不斷堅持,這樣的孩子,才能擁有一個完滿的人生。

責任編輯: 雲天月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