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或因脫歐協議推進失敗被迫辭職(圖)
英國首相推遲下議院脫歐協議表決
2018年10月20日,英國倫敦舉行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反對脫歐遊行。(圖片來源:Getty Images圖Alex McBride)
【看中國2018年12月11日訊】週一,英國首相特蕾莎.梅推遲了下議院的脫歐協議表決,這使得英國本已無序的脫歐進程變得更加混亂。
在下議院進行了四天的辯論以及英國首相慌亂中試圖把這份脫歐協議推銷給越來越不滿的英國民眾之後,議員們也試圖駁回特蕾莎.梅的協議。如果脫歐協議推進失敗,那麼梅將被迫辭職,並可能引發保守黨政府倒臺。
週一,儘管梅公開堅稱將繼續就脫歐協議進行投票,她也將自己的信譽壓在了這份協議上,但助手們表示,在幕後,內閣大臣們懇請她不要繼續,並敦促她重新和歐盟談判,爭取在下議院做出最終決定之前獲得更多讓步。
他們表示,梅正面臨歷史性的議會挫敗,需要孤注一擲。但返回布魯塞爾重啟長達585頁協議談判的B計畫似乎注定要失敗。在推遲下議院表決的消息傳出後,本已疲軟的英鎊兌美元匯率跌至18個月來的最低水平,兌歐元匯率也出現下跌。
特蕾莎.梅在議論紛紛的下議院發表講話時表示,她在三天的辯論中「聽取了各方的意見」。這些言論引起了議員們的嘲諷。梅表示:「如果投票繼續進行,必將慘敗。因此,投票將被推遲。」梅還說,該協議的總體框架對英國來說是最好的。她說,她將在「未來幾天」與歐盟領導人會晤。
反對黨工黨領袖杰里米.科爾賓(Jeremy Corbyn)稱推遲投票是一種恥辱。他說,政府已經「失去了對事態的控制」。他告訴下議院,梅應該為新政府讓路。「政府陷入混亂……人民處於絕望狀態。」據報導,反對派領導人正在討論提交一項政府不信任動議,或者是一項譴責首相動議。
英國下議院議長約翰.伯考(John Bercow)顯然很生氣,他批評了表決的推遲以及宣布這一決定的方式,稱辯論了三天後採取這個行動是「極其失禮」的。他還提出了政府在推遲投票前可能需要克服的一些困難和程序障礙。
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得知表決推遲的消息後,立即排除了重啟談判的可能性,一些憤怒的歐洲國家領導人也排除了這種可能性,一位歐盟發言人說:「這份脫歐協議是最好的,也是唯一可能的協議。很明顯,我們不會重新談判。」
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與歐盟談判代表的協調員伏思達(Guy Verhofstadt)難掩失望之情,他說:「我們的立場沒有任何改變,英國將於2019年3月29日離開歐盟。我們已經準備就緒應對所有情況。我不打算再跟進這件事了,現在應該是英國下定決心的時刻。」
特蕾莎.梅的這份有爭議的脫歐協議,試圖在渴望留在歐盟的英國人和決心迅速徹底脫歐的英國人中找到平衡點,這無疑是在化圓為方,非常困難。當英國試圖與它最大的貿易夥伴達成一項更持久、但定義模糊的自由貿易協議時,會把自己鎖在與歐盟結成的關稅同盟中數年之久。
在臨時關稅同盟中,英國將無法影響它必須遵守的歐盟法律、法規和產品標準。它將無法實施與非歐盟國家的自由貿易協定,北愛爾蘭將受到與英國其它地區不同的對待,以避免在與愛爾蘭共和國的邊境上接受海關和移民檢查。
這一條款激怒了北愛爾蘭親英國的民主統一黨議員,他們擔心北愛爾蘭與倫敦的聯繫會被削弱。特蕾莎.梅的少數黨政府依靠10名民主統一黨議員的支持才得以通過立法。民主統一黨成員表示,他們擔心梅試圖拖延時間。他們在下議院的領袖奈傑爾.多茲(Nigel Dodds)對她的可信度表示懷疑,並表示推遲表決是一種「恥辱和混亂」。
北愛爾蘭的民主統一黨並不是唯一對梅的脫歐協議感到憤怒的人,他們懷疑推遲是否會帶來實質性的改變。100多名保守派議員已經宣布,他們打算投票反對脫歐協議。分析人士計算出,如果投票在週二進行,面對409張反對票,梅如果獲得185名議員的支持就算幸運了。沒有任何一位英國首相在議會中以如此劣勢落敗還能還能繼續留任。
就連支持特蕾莎.梅的議員也在私下表示,他們對事態的發展和梅的優柔寡斷感到震驚。
歐洲法院週一在一項緊急裁決中所說,英國可以在沒有其它成員國批准的情況下停止脫歐進程。歐洲法院說:「英國可以單方面撤銷退出歐盟的通知。」但法院還說,只有通過下議院的投票、公投或是普選,才可以這樣做。
法院的這一裁決提升了一些人的希望,即脫歐是可以逆轉的。工黨資深議員克里斯.萊斯利(Chris Leslie)說:「該把整個問題再交給公眾解決了。」
儘管梅的支持者對此次延期表示寬慰,但英國議會中的強硬派脫歐人士和其餘人則表示,無論梅是否設法讓布魯塞爾同意進行一些修改,她也只是拖延了不可避免的事情。他們說,對脫歐協議的任何修改都不足以確保下議院的多數支持。
保守黨議員彼得.博恩(Peter Bone)表示:「推遲表決不會改變任何事情。」
目前還不清楚下議院的脫歐協議表決會於何時進行。一些政府官員說,投票可能會在下週進行,甚至有可能推遲到下個月。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