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兩則有趣的佛家小故事。(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故事一
無相禪師是唐代高僧,住在成都淨眾寺,唐玄宗避亂入蜀時對他極為禮敬。
有一位雲遊的法師聽人說無相禪師禪道高妙,就想和他辯論。
剛好禪師外出,侍奉禪師的小師父出來接待:「禪師不在,有事我可以代勞。」
雲遊的法師說,「你年紀太小不行啊。」
小師父說:「年紀雖小,但智慧不小啊!」
雲遊的法師一聽,覺得還不錯,便用手指劃了個小圈圈,向前一指。小師父攤開雙手,劃了個大圓圈。雲遊的法師伸出一根指頭,小師父伸出了五根指頭。雲遊法師再伸出三根手指,小師父用手在眼睛上比劃了一下。雲遊法師誠惶誠恐地跪了下來,頂禮三拜,掉頭就走。
雲遊的法師心裡想:「我用手比了個小圈圈,向前一指,是想問他胸量有多大?小師父攤開雙手劃了個大圈,說有大海那麼大;我伸出一指問他自身如何?他伸出五指說受持五戒;我再伸出三指問他三界如何?他指指眼睛說三界就在眼裡。一個小師父尚且如此高明,不知無相禪師的修行有多深,想想還是走為上策。」
後來,無相禪師回來後,小師父就報告了上述的經過,「報告師父!不知為什麼,那位雲遊知道我俗家時是賣餅的,他用手比個小圈圈說,你家的餅只這麼一點大。我即攤開雙手說,有這麼大呢!他伸出一指說,一個一文錢嗎?我伸出五指說五文錢才能買一個。他又伸出三指說,三文錢可以嗎?我想太沒良心了,便比了下眼睛,怪他不認識貨,不想,他卻嚇得逃走了!」
感悟:中國有句古話叫,「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而小師父無心之舉,卻被雲遊的和尚認為是高深的禪機,嚇得不敢久留,讀了這個小故事,不禁有一種會心一笑的感覺。
故事二
從前有一個老和尚,在房中無事閒坐著,身後站著個侍者小沙彌。那時門外有甲乙兩個和尚在爭論一個問題,雙方堅持不下。
一會兒和尚甲氣沖沖地跑進房來,對老和尚說:「師傅,我說這個道理,是應當如此這般的,可是乙卻說我說的不對。您看我說的對,還是他說的對?」
老和尚對甲說「你說的對!」甲和尚很高興的出去了。
過了幾分鐘,乙和尚氣憤憤地跑進房來,他質問老和尚道:「師父,剛才甲和我辯論,他的見解根本錯誤。我是根據佛經上說的,我的意思是如此這般,您說還是我對呢,還是他對?」
老和尚說:「你說的對!」乙和尚也歡天喜地地出去了。
乙走後,站在老和尚背後的小沙彌,悄悄地在老和尚耳邊說:「師父,要就是甲對,要就是乙對,甲如對,乙就不對;乙如對,甲就不應該對;您怎麼可以向兩個人都說你對呢?」
老和尚掉過頭來,對小沙彌望了一望,說:「你也對!」
感悟:這是一個很有趣味,同時也極為深刻的故事。這個故事,活現地說明了一種無礙境界。
世間萬事萬物,本就是橫看成嶺側成峰,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看,自然會得出不同的結論,正如盲人摸象,又有誰是完全錯的,又有誰是完全對的呢?
遇事不走極端,不絕對化,懂得多角度、多方位、多立場去看,自然能悟得其中奧妙。
責任編輯: 傑夫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