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自己 不一定要成為別人的期待(組圖)


信任自己,不一定要成為別人的期待。(圖片來源:Adobestock)

我們要信任自己 不一定要成為別人期待的樣子

我們生活在一個追求光明、厭惡黑暗的文化中;事實上,「對快樂的追尋」是美國文化基本的指導守則之一。在我們踏入世界冒險時,我們仰慕快樂的臉孔,戴上微笑的面具。根據統計,脾氣溫和的嬰兒會比難取悅的嬰兒受到更多稱讚,而活潑的青少年所吸引到的正面注意力,比陰沉的青少年來得多。

我們的文化推崇個性外向的人作為理想,並視其為人格類型的極致,在這種文化之下,我們小時候就接收到這樣的訊息:性格比較憂鬱的人,一定是自己有問題。我們學到的是「放輕鬆」,聽到的是「活潑點」,我們得掃除生活中和你自己混亂、鬆散、狂暴的那些部分,把它們藏在黑暗中。

你早就被說服要獲得快樂,就必須遵從文化的期望和進度表:即使和你的學習風格相反,也得在學校表現良好;即便你很內向,只想要有一兩個很親密的朋友,還是必須交遊廣闊;就算你比較喜歡閱讀或創作,只要你是男孩就得運動;即使你選擇的道路並不需要學士文憑,滿十八歲還是免不了上大學;即使你並不喜歡聚會狂歡,還是得這麼做。

接著,找一份好工作、結婚、買房、生小孩,越來越勤奮工作,在公司裡往上爬,生第二胎,賺很多錢,買一棟更大的房子和更貴的車,退休─照著這樣的順序。某部分的你知道遵循這種公式並不能確保幸福快樂,但除非你有意識地選擇違抗文化慣例,否則你很可能變成溫馴的綿羊,盲目地沿途追隨。若是如此,你就捨棄了由自己獨特的個性、天賦、特質、需要和渴望交織而成那美麗的撲朔迷離─最重要的,是你放棄了自己落在框框外的每個樣子。


若年輕人小時候被教育的不是追尋快樂,而是如何朝意義和滿足的方向前進的話,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他們的焦慮。(圖片來源:Adobestock)

若年輕人小時候被教育的不是追尋快樂,而是如何朝意義和滿足的方向前進的話,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他們的焦慮。比起快樂,我們真正需要傳遞的訊息是圓滿。這意味著父母將從各種來源(小兒科醫師、教師、牧師、朋友和媒體)接收到這樣的訊息:他們孩子的良善之處,比錯誤的地方要多得多;孩子的目標不一定非得是幸福快樂的生活,而是藉由堅韌的自我信任的引導,追求充滿意義的人生。

【練習】我可以信任自己 來取代各種「應該」的想法

若要辨認你是否把自我信任交出去了,最快的方法之一,就是仔細聽「應該」這個詞是不是佔據了你的想法和語句;我一聽到「應該」這樣的句子,就知道我的患者正為外在施加的期望煩惱著,並且無可避免地將自己和文化中完美的「好」或「正確」的行為做比較,接著就產生了焦慮。

例如這句話:「我要和戀人見面了,應該更興奮才對。」我們帶著一個深植心中的想法,如果你和另一半分隔兩地,卻對對方沒有渴望的話,就表示這段關係有問題或少了什麼。我們的腦袋就會想著:「我愛得不夠深」或「他是錯的人」,焦慮的惡性循環隨之而來。

你如果想從「應該」的心態康復,請開始注意這個詞在你的自言自語中出現的頻率有多高,以及當你被「應該」的想法折磨時,內心的感覺是什麼?當你聽見「應該」這個詞的時候,反向思考一下,問問自己:「現在這一刻,有什麼是能讓你自己和別人都感受到滿滿的恩澤的?」
 

本文整理、節錄自雪瑞兒・保羅(Sheryl Paul)《焦慮是禮物:24個練習,學習自我治癒技巧,擁抱真實的自己》一書,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由時報文化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本文留言

作者雪瑞兒・保羅(Sheryl Paul)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