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製品對尿酸的影響大不大?高尿酸人群是否能夠吃豆製品?
對於高尿酸以及痛風發作的人群來說,很多食物都不敢吃。比如說豆製品,很多患者都害怕吃豆製品,那麼到底豆製品能不能吃呢?營養師跟大家分享一下,豆製品對尿酸的影響大不大?高尿酸人群是否能夠吃豆製品?
高尿酸血症和痛風患者要控制血尿酸的濃度,儘管人體自身產生的內源性尿酸占三分之二,外源性占三分之一,血尿酸高,並不完全是吃導致的,食物就占三分之一。
痛風是高尿酸血症持續存在的結果。當體液中的尿酸鈉持續處於飽和狀態時,在某些條件的激發下,如勞累、酗酒、飲食不節、大魚大肉、水產海鮮、動物內臟、高嘌呤攝入,導致血尿酸增加、局部受涼、激動、緊張、高應激狀態、疲勞、運動過度等等,就會導致體液中溶解的尿酸鈉進入過飽和狀態,形成尿酸納結晶,沉積在關節、腎臟和人體的其他組織中,之後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生化過程,引發炎症反應,從而誘發痛風性關節炎、痛風性結節和痛風性腎病等疾病。所以說吃一頓高嘌呤的食物,無異於注射高濃度的尿酸,所以飲食的嘌呤也要注意攝入。
痛風膳食配餐的三低兩多:「低熱量、低脂肪、低嘌呤、多飲水、多堅持」。
但是痛風膳食配餐的三低兩多:「低熱量、低脂肪、低嘌呤、多飲水、多堅持」,裡面對於嘌呤的限制是放在第三位的。
合理的熱量和平衡的營養才是「王道」,痛風膳食和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配餐的第一原則就是:限制總熱量。如果總熱量和三大產能營養素均衡攝入不超標,減少300~500大卡的熱量攝入,畢竟吃進去的嘌呤是外源性,只占20~30%,在控制總熱量的前提下,又不會吃很多,偶爾吃一些可口的瘦肉、雞肉、豆腐等,也無傷大雅。
傳統的低嘌呤飲食將動物內臟、海鮮、肉類、酒、豆製品等高嘌呤食物均列為痛風患者的禁忌。而適量禽類、富含嘌呤的蔬菜和適量豆製品(不要大量喝豆漿)對痛風的影響不大。
限制嘌呤攝入主要是限制動物嘌呤的攝入量,而富含嘌呤的蔬菜由於並不明顯增加血尿酸水平,且在健康人體中攝入蔬菜與血尿酸水平及腎結石發病風險的降低有關。
其實,限制了食物熱量後,食量少了,搭配合理了,也能進一步保證患者食物中攝入的嘌呤不超標。根據均衡膳食原則,加一杯脫脂奶,主食每餐不超過一個小拳頭,總共是400~600大卡。
每餐按照這個比例和量化吃飯,每餐攝入的熱量在400~500大卡,那麼全天的總熱量就不會超標。
高尿酸人群可以吃豆製品,適量吃豆腐。(以上圖片來源皆為Adobe Stock)
目前研究則發現攝入豆類和豆製品是痛風的保護因素,其可能的機制與豆類促尿酸排泄作用有關。此外,豆類及豆製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彌補限制紅肉攝入帶來的蛋白質攝入減少,還可降低冠心病的發病風險。因此痛風患者可增加攝入豆類和豆製品。豆腐、豆乾、豆皮等豆製品,在加工過程中,去除了豆漿裡大部分嘌呤,嘌呤是水溶性的,在製作豆製品、豆腐、豆乾、豆皮過程中,水分要去除很多,也就去除了很多嘌呤。每天攝入100克豆腐是安全的,但不要大量喝豆漿。每天喝一杯豆漿,在總熱量不超標的前提下是可以的。
有關學者研究測定食物的嘌呤含量,發現大部分豆類的嘌呤含量並不算太高。
在選擇豆製品時,痛風患者可以放心選用豆腐,每天一個小手掌大小的豆腐,100克是可以吃的,前提是總熱量不超標。但不能大量飲用豆漿,原因在於嘌呤是水溶性強的物質,在製作豆腐時,豆中的嘌呤已「隨波逐流」排走了,成品的豆腐中嘌呤含量已經變少了;而磨製豆漿的過程中,嘌呤則駐留在了豆漿中。同樣是豆製品,豆漿的嘌呤含量可遠勝豆腐好幾倍,必須特別注意。
責任編輯: 蓮心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