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的蒙娜麗莎?故宮珍寶藏千年密碼(組圖)
「谿山行旅」局部圖
對藝術史學者來說,故宮三寶理應是從1950年代起就被譽為「鎮院三寶」的范寬「谿山行旅」、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然而,「谿山行旅」圖又被稱作「中國畫的蒙娜麗莎」,因為此畫如同達文西的蒙娜麗莎般,暗藏著神奇密碼。千年來無人探掘,直至1958年8月5日,一名技工牛性群驚覺畫中有字,遂告知故宮副院長李霖燦,這才順利破解了藏在「谿山行旅」中的密碼。
提到故宮三大珍寶,大家幾乎都會毫不考慮,嘴裡就會蹦出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三者相比之下,毛公鼎雖然沒有前兩者來得出名,但它卻是三者中唯一被列為國寶的古物,至於翠玉白菜與肉形石的文資級別僅達重要古物。
針對未達國寶級別,卻成為萬人的心頭好,多少讓人感到奇怪。
翠玉白菜
(看中國攝影圖:乙欣)
毛公鼎(看中國攝影圖:靜容)
對此,故宮副研究員何炎泉表示,翠玉白菜因耆老那志良為它賦予了瑾妃的愛情故事後開始走紅;至於肉形石與毛公鼎,推測是2010年起的陸客時代所形成的,因為當時的導遊總會以「酸菜白肉鍋」來形容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這三物,因此才會逐漸誕生新一代的故宮三寶。
不過,就算「酸菜白肉鍋」如何受到社會大眾的喜愛、吹捧,但對藝術史學者而言,真正的故宮三寶卻是北宋的三件山水畫,也就是文章一開始所提及的「谿山行旅」、「早春圖」與「萬壑松風」。藝術史學者總是在講座與文章中,將這三寶並列為藝術史斷代分析之佐證,學界自然而然就存在著「鎮院三寶」之說,而這三幅畫除了享有「鎮院三寶」之美譽外,亦於2012年3月由文化部核定公告為國寶級的古物。
范寬「谿山行旅」
根據故宮考證,1937年,已經轉型為博物館的故宮,在南京舉辦的第二次全國美術展覽會上,首次同時展出了這三幅畫,但這三幅畫的初次合體展出並未受到過多的關注。不過,1961年故宮首次遠赴美國展出珍寶期間,「故宮三寶」之美名卻隱然成形。據悉,著名的藝術史者班宗華(Richard Barnhart)還因為觀賞了「谿山行旅」,遂決定放棄繼續作畫而改為學者身分。
郭熙「早春圖」
看來,身為宋代山水畫壇的三大名家范寬、郭熙、李唐,擁有吸取粉絲的強大能力,因為他們廣大的粉絲可不僅僅限於皇親貴族、文人雅士,還能跨越國籍、族群、語言等藩籬,博得外國人的青睞。此外,他們三人展現的筆墨技法、山水造境的意趣,自然是廣為後人援引,是眾畫家學習取法的重要典範。
李唐「萬壑松風」(以上圖片來源皆為維基百科)
針對學者版的故宮三寶,故宮副研究員何炎泉表示,此三幅畫是北宋「巨碑式」山水畫之典範,畫家所追求的真實感,並非模仿現實的真實感,而是通過靜觀、體悟自然,重新組織、凝聚成的理想山水。在這一方面,中國可是早於西方500多年。
針對跟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同樣暗藏密碼的「谿山行旅」圖,何炎泉表示,范寬將自己的簽名,巧妙地藏身於驢隊後方的樹隙中,千年來都沒有被發現,直至1958年8月5日,技工牛性群發現了畫中居然有字,在找來故宮副院長李霖燦一同觀察後,兩人共同發現了「范寬」兩字名款的位置,破解此畫之密碼。
看到這裡,有沒有勾起您想一睹千年巨畫的千年奧秘呢?別急,故宮北部院區(202,204,206陳列室)7日起舉辦「鎮院國寶—范寬・郭熙・李唐」特展至11月16日,您若有空閒,即可前往觀賞。雖然目前仍處疫情期間,卻已有不少民眾親赴故宮參觀。
此次展覽的一大特色在於,鑑於這三件近千年的國寶有許多細節不容易觀看,故宮特地另闢一展區,藉由影片或裝置為民眾詳細地介紹畫中細節,以局部放大的圖畫來讓民眾驚嘆連連。
展覽還有另一大特色,那就是民間版的故宮三寶(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亦正在故宮北院展出,但翠玉白菜將於11日移展。在此之前,學者版與民間版的故宮三寶首度六寶共同亮相較勁,相信觀眾應該會好好把握機會,親睹故宮六寶之容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