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是有錢人的象徵嗎?(圖)

【看中國2021年11月22日訊】網路上有一個挺火的段子:一群假名媛在討論自己男朋友的車,有人說邁騰,有人說雅閣,還有人說奇瑞QQ,最後有人說電動車,其他人的優越感油然而生,紛紛追問:是雅迪還是愛瑪,又或是小鳥呢?電動車女孩挺了挺胸說道:特斯拉

毫無疑問,現代汽車總會有一些「代步」之外的功能,比如安全感、身份象徵、財富實力等等。事實上,世界上汽車品牌琳琅滿目,奔馳、寶馬、奧迪、布加迪威龍、路虎……這些品牌的頂配版,可以hold住任何人的消費需求。據說有一個土豪超級喜歡車,非要花錢把「肯尼迪遇刺時的汽車」弄過來開開,也算是汽車界的奇聞軼事了。顯然,在真正的豪車面前,特斯拉充其量就是一個小弟,但創始人斯隆-馬斯克的形象非常具有審美性,加上特斯拉的發燒友文化,逐漸營造出一種印象:特斯拉是有錢人的象徵。

按照馬斯克的宏偉藍圖,他希望能把特斯拉打造成「第二個豐田」,意思是讓特斯拉衝出小眾和發燒友的圈子,真正地走入尋常百姓家,但要實現這個宏偉藍圖,需要足夠的時間來沉澱,包括原物料供應、工廠產能以及配套充電樁建設。平心而論,特斯拉供應鏈還有不少問題,目前只能臥在發燒友圈子裡。

一車難求:特斯拉價格為啥持續上漲?

在車友圈,特斯拉一直是「另類般」的存在。因產能問題,特斯拉總是給人一種「一車難求」的感覺,好比當年iPhone4和iPhone5s,明明是產業鏈資源稀缺,愣是給包裝成飢餓營銷。經過黃牛的炒作之後,價格幾番上漲,遠遠超出商品本身的價值。特斯拉作為豪車小弟,一方面因鋼鐵俠馬斯克而審美性頗高,另一方面電動車在中國並不是主流,充電樁的建設也非常緩慢,所以普通老百姓購車,特斯拉病沒有priority,只有那些手裡有閑錢,且喜歡玩車的富家子弟才會真正搶購,這也給特斯拉的銷售帶來一些特殊的操作空間。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Elon Musk)(圖片來源:ROBYN BECK/AFP/Getty Images)

前不久,特斯拉官方微博發布消息,Model Y Performance高性能版車型價格上調1萬元,調整後該車型的起售價為38.79萬元。當然,價格調整肯定是針對尚未訂購的車主,對於已經下單的用戶會保持原來的價格,但令已訂購用戶比較惱火的是,他們把交付時間由第三季度推遲到了第四季度,而且沒有說明具體的月份,這就意味著有些車主可能要等到12月份才能提車,更可怕的是,特斯拉如此缺乏契約精神,使得消費者非常反感,誰又能保證12月份就一定能拿到車呢?有些已訂購用戶公開抱怨:買一臺特斯拉要12個月,比生一個小孩還難,而有些車主則表示:寧願多花1萬塊錢,也不願意再等三個月。

總的來說,特斯拉的車主還是比較有錢且飢渴的,他們購買特斯拉的目的大概也不止於代步,很有可能是給「山寨名媛女友」出去炫耀用的,但顯然,一車難求的狀態,肯定也不是馬斯克故意創造出來的,更多地是一種無奈。

自2020年開始,全球就陷入嚴重的缺芯潮,很多流行的終端產品都感受到了出貨壓力,明明手裡有足夠的訂單,但代工廠就是無法交付,實在令人著急。以至於,現在晶元已然成為整個電子產業鏈的硬通貨,「屯點兒晶元」也成為很多企業最重要的經營策略之一。在這種背景下,汽車晶元價格普遍上漲15%,個別晶元價格上漲高達50%; 除了晶元價格之外,特斯拉還受到來自鋰電池原材料上漲的巨大衝擊,有些材料上漲幅度高達115%。這些因素疊加起來,Mode Y Performance車型價格攀升,也在情理之中。

一般情況,成熟的產業鏈都有自我調節的能力,原材料上漲並不一定會造成終端產品價格上漲,比如iPhone13同樣面臨晶元價格上漲,人工成本上漲等挑戰,但新款手機價格喜人,被稱為王守義十三香,足以證明蘋果在成熟產業鏈體系中的調節能力。況且,晶元、原材料價格上漲也不能完全解釋為什麼Mode Y Performance會推遲交貨,這更多地源自於產業鏈建設的問題。

駛向大眾:特斯拉會在全球普及嗎?

對於消費類產品來講,只走發燒友精品路線,或者只賣給有錢人,是沒有前途的,最起碼不會成為世界級企業。正如iPhone最早只有一款,雖然非常地有格調,但營收、利潤、產業鏈的繁榮程度,遠遠不及現在,更不要提什麼市值萬億和300年企業目標了。平心而論:喬布斯的偉大,應該分給庫克50%。就連人間清醒大培根都在說:最好的商品,一定是普通人都可以消費的商品。事實上,馬斯克早就意識到如此商業邏輯,開始謀篇布局。

高級且優秀的企業,通常會有比較清晰的核心價值觀,特斯拉也不例外。按照馬斯克的規劃,他希望藉助於特斯拉汽車,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轉變」的進程,願景非常之偉大,但要實現的路也非常漫長。

首先,特斯拉必須要降低價格,最早他們只銷售百萬級產品,經典車型包括Model S和Model X,後來推出十萬級產品,前文提到的Model Y performance已經是普通家庭的菜了,而在馬斯克未來的規劃中,一款2.5萬美元的車型正在醞釀之中;其次,要實現年度目標銷量,就要大規模建設超級工廠,提高產能。目前,特斯拉美國工廠的年產能是60萬輛,上海工廠的年產能大概是45萬輛,雖然超過百萬的產能看上去已經很可觀,但實在是填不滿馬斯克「每年銷售1000萬輛」的胃口;加之,在德國、印度籌建的超級工廠,也不是太順利,馬斯克和兩國政府各懷心思,很難完成比較大規模的建設和甜蜜合作。

最後,特斯拉的低價格,其實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於新技術發展和產業鏈的成熟。顯然,我們不用擔心馬斯克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電動汽車的新技術勢必會層出不窮,但特斯拉要成為「豐田第二」,還需要長時間的產業鏈建設,包括製造流程標準化、生產線效率提升、良品率管控、甚至是物流出貨等等,都會影響終端價格,但天才馬斯克並不擅長這些,他需要一個「庫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