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書法寫得好的人擁有「神性」?(圖)
中國書法作為漢字書寫藝術,自有其神性特點。(圖片來源:手繪插畫Winnie Wang/看中國)
中國書法作為漢字書寫藝術,不只是寫字,還有玄妙的一面,也就是自有其神性特點。不過,我們應該怎麼理解這個神性特點呢?這裡僅從書法家的道德追求——書德角度,略作解說。
中國書法傳統十分重視人品、書品、德品
古今往來,中國書法傳統在書品之外,同時十分重視人品、德品。道德高尚的書法家,其作品自然會得到世人的喜愛和保護,流傳後世;如果書法家的道德敗壞,其字寫得再好也不會得到世人的珍重。
這是因為書法作品中,都將流露一個人的審美情趣、學問修養、道德品行之端正與優劣。這就是為甚麼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會說:「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王羲之、顏真卿能取得高藝術成就,與他們的人品、書品和氣節是無法分開的。
比如王羲之,不僅有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而且他的人品極高,境界開闊,道德規範、天文現象、地理學說和自然法則等等都熔煉於他遠大寬厚的胸懷裡,他將一切冷落、白眼、欺凌置之度外,大德居高與書法藝術相輔相成,均為一代楷模。
另一書法大家顏真卿呢?顏真卿不僅在藝術創作過程中展現獨有的審美價值,他的道德標準及人品更具有士大夫的典範。他的書法體勢和氣質都體現了儒家文化的忠義精神。作為大唐四朝元老的顏真卿,一生不畏權貴,在大難面前臨危不懼,怒斥叛賊李希烈,最終被李所害。這種正大光明的英雄氣概、大義凜然的大德根基,讓他的書法登上磅礴盛大和勢不可擋的藝術巔峰。
誠如朱和羹在《臨池心解》中所說:「學書不過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關頭。品高者,一點一畫,自有清剛雅正之氣,品下者雖激昂頓挫,儼然可觀,而縱橫剛暴,未免流落楮外。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風節著書,代不乏人,論世者,慕其人,益重其書,書人遂並不朽千古。」
在歷史的長河中,除文人雅士外,也有一些品德操守廉潔忠正的人,他們的人品、書品、德品,使後人敬佩不已。如精忠報國的抗金將領岳飛,被稱其為「文武雙全,千古第一將」,能詩善詞,精工行草,書法雄渾峻拔,老墨縱橫。岳飛書法傳世之作有《滿江紅》、《前後出師表》、《還我河山》等,與其卓著戰功、博大靈魂,並立於世。又如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句的文天祥、抵抗外來侵略的林則徐,他們的墨寶也得到後人的珍愛和保護。
相反,如果書法家的人格與道德修養達不到標準,或違天叛道而於世間行惡,其書法地位也得不到承認。如陷害忠良的宋代奸臣秦檜,其書法堪稱「罪書」,被後人付之一炬,留存甚少。還有貪婪自私、殘害忠良,濫用權貴的宋代宰相蔡京,其楷、行書極具宋代尚意書風的美學情趣,頗有大家風範;然而其行徑被人所不齒。世人進而將「蘇、黃、米、蔡四大家」中的蔡,由蔡京改為蔡襄。
總之,經典書法藝術作品,除有較高的技能水準,傳統美學水準、文化修養水準外,還要有極高的道德水準。歷史上,許多飽經滄桑而留存下來的經典之作,其創作者的人品、書品、德品、神性、學問、修養等同時具備;因此,這些作品才能百看不厭,舉世欽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