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大家都不怎麼換手機了……(圖)

【看中國2022年4月27日訊】2018年,小米港股上市的時候,雷軍西裝筆挺,三七開的濃密秀髮下,一對精修得非常清爽的眉毛,襯托了男人最後一個不惑之年的意氣風發。

余承東那年也是49歲,他負責的消費者業務佔華為的營收比接近一半,在Mate 20的發布會上,也修了眉毛的他,視小米OV如草芥,蘋果三星亦不過插標賣首。

三年多過去,倆人被媒體問到最多的問題,都已經不再是手機了。剛才又去翻看了雷軍和余承東的微博,小米發新機,有2000多萬粉絲的雷軍發微博,轉評只有兩位數。余承東雖然只有700多萬粉絲,但問界M5下賽道的微博轉評過萬,比他一個月賣出去的車多了好多。

媒體報導說,betway体育手机网 一週全中國手機銷量已經連續三週下跌,415萬臺的周銷量數據:跌回了10年前。

10年前,大家還在擔心瑪雅人預言准不准。准不准分對誰來說,比如2012年華為手機的出貨量是3200萬臺,去年,3500萬臺。

當然,這不怪華為,也不怪余承東,責任都在美洲。

趁著華為沒有晶元的這兩年,國內其它手機品牌過了段好日子,大家重新撿起了機海戰術,每家每年幾十款的速度出新手機,還越賣越貴——沒辦法,總要有人吃掉華為的份額。

就拿去年說吧,大家都以缺晶元為由普漲10%,智能手機的價格中位數超過了2700元。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5128元,相當於每月可支配收入是2927元。也就是說,中國人的月均可支配收入和手機售價的比值已經接近1:1,十年前可不是這個樣子,那會兒的比值是2:1。

看了看數據,一季度全球手機出貨量下滑了11%,而國內的手機出貨量則暴跌了3成。消費者更換手機的週期拉長到了31個月,各大廠牌開始收縮整合。

這裡面可能有疫情的因素,和大家的印象不一樣,國內手機的銷售方式還是非常依賴線下渠道的。

筆者查了一下,大家通過線下購買手機的比例佔到了全部銷量的近7成。這幾年因為疫情管控,很多線下門店開張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有時候倉庫和門店還會被貼上封條,有經銷商告訴我,為了能保證發貨,甚至會把一部分貨放在家裡:結果小區裡有了病例,也封了。

不少經銷商關掉了自己的店舖,開始撤出一線城市,轉向二三線城市,但情況也好不了多少,有時候一壓貨就是3個月。

為了減少壓貨,盡快走量,經銷商們紛紛做出違背祖宗的決定——打折。有經銷商告訴筆者,他那裡一款新機型的折扣能打到300至500不等。基本屬於不為賺錢,交個朋友而已。

為了活下去,這些手機代理商們也是花樣百出。筆者看到有的經銷商則學起了編程,幫人修修電腦,裝一下系統什麼的。有的經銷商賣起了口紅和護膚品。也有的人在賣手機的同時附帶了一下電子煙和冰墩墩。轉行賣電子煙的經銷商紛紛表示:自己入行晚了。

無論如何,31個月才換一次手機也太慢了。我算了一下,大家上一次換手機的時候,還沒有新冠肺炎呢。在換手機和早上吃煎餅這個二選一的問題面前,絕大多數朋友都堅定地站在了煎餅攤前。

除了消費者和經銷商,疫情也影響了整個產業鏈。

受上海疫情影響,蘋果的主力代工廠富士康、和碩、廣達、仁寶等的工廠大面積停工。供應鏈端上的200多家企業,絕大多數也都在上海周邊設有工廠。蘋果95%的產能在中國,現在媒體報導說,他們準備把相關製造轉移到印度。

查了查數據,2020年印度在蘋果的產能佔比是1.3%,去年是3.1%,倒是不多。但重要的是,這些工廠不僅會給蘋果供貨,同樣也給英特爾、華為、小米、OPPO等企業供貨。而根據供應商們的反應,這一次上海疫情帶給他們的影響要比去年限電嚴重得多。比如,友光達的董事長彭雙浪就表示,他們的工廠不僅缺原料,缺司機、缺貨車,甚至連最基本的紙箱子都缺。要想恢復生產,至少要一個季度以上。

再這樣下去,不知道他們還能不能堅持到朋友們下次換手機。​​​​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乃悟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